起初周玉琛還苦不堪言,大有抱著周琳琅大腿求情的意思,若她不答應,他便要賴著不起來了。還是梁拳師知道後說“欲速則不達”,周玉琛這才改為每天繞小院走十圈。
一個月下來,成效不算太顯著,但周玉琛自己察覺到了自己身體的變化。以前他長年吃藥,嘴裡總是苦的,是以吃什麼都沒味兒,又因為他長年不動,只知讀書,氣色和精神都不好。
可這一個月,他不僅飯量大增,面色也跟著紅潤起來,再不是動動就渾身氣喘籲籲的模樣。
郎中再來給周玉琛診脈時,眼睛豁然一亮,直誇周玉琛恢複得好,實則是誇自己“妙手回春”,又開了溫補的藥方,還斷言,照此下去,半年後就不必再用藥了,只需將養個兩三年,便足以和常人無異。
周玉琛高興得一夜沒睡著覺。
轉眼兩個月過去,進入了八月中秋節。
周琳琅閑著沒事,自己找模子,親自動手,做起了月餅,她別出心裁,在餡料上大下功夫,做了好幾種,有蛋黃的,青絲玫瑰的,水果的,豆沙的、桂花的……
饞得周玉琛進進出出都跟在她身後,問個不住。
梁拳師也看得眼熱,洗了手跟著幫忙,還怕周琳琅嫌她偷師,便解釋道:“我就是瞧個新鮮,從來沒下過廚,今天跟著開開眼。”
周琳琅笑道:“這也不算什麼,京城裡的點心鋪子裡的月餅只有比這更好吃的,咱們不過就是餡料比他們別致罷了。”
言外之意並不怕洩露出去。
周琳琅做好月餅,叫侍璧送了幾匣給周府送去。周府果然對她姐弟二人不聞不問,就是中秋團圓節,也沒人說想著她二人,給她二人送些東西。
反倒是接了她送來的月餅,各人臉上都有些訕訕,周老太太推說頭疼,只讓周大太太見了侍璧,問了幾句周琳琅姐弟的情況。
侍璧自然只說一切都好。
周大太太臨走送了一車回禮,話裡話外都有奉承周琳琅的意思。
侍璧不解,心道,以周大太太的性子來說,並不是多寬容的人,因著上回姑娘的算計,大爺周玉珉做了那等喪盡天良的事,周大太太與他是親母子,斷斷沒有舍了兒子偏幫外人,替外人開脫的道理,怎麼大太太對姑娘不但不記恨,反而還有幾分巴結的意思?
及至後來才知道是周大老爺發怒,把周玉珉打了。
侍璧同周琳琅說了此事,道:“難得大老爺主持了一回公道。”
周琳琅也才知道,原來京中又有流言對自己不利。
她冷笑一聲。
不用想也知道,這流言是打哪兒傳出來的。周家人對她還真是無情無義,送進周家的月餅都多餘,還不如扔到街上給狗吃呢。
她託著腮想,周玉珉養了一個多月,怕是這會兒也該好了,要想報仇,最好的機會莫過於從他這兒下手。
要是他改了,算他命大,他要是沒改,那也怪不得自己心狠。
想得容易,可由誰出面呢?她們主僕三個都是女流,輕易出不得門,更進不了周玉珉愛去的青樓楚館。家裡倒是有個男人,可年紀又太小了些。
正自思忖呢,就聽侍璧斷喝道:“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