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忍一時之氣
掩日的真實身份,是後來那對接連滅亡山東五國的名將父子,王翦、王賁。
這個推測,韓宵以為,八九不離十。
除了最早滅亡的韓國,其餘五個國家全都是他們父子領兵滅掉的。這樣的戰功,的確是頂破天了。
而此時的王翦、王賁父子,卻處於聲名不顯階段,反正韓宵是沒有查到秦國王翦將軍的戰績。
四十歲的人了,將軍,默默無聞。幾年後,他卻是秦國無可爭議的第一名將,上手主導就是滅國大戰。
這中間顯然藏有一段隱密的故事。
如果把掩日當成王翦,那麼迄今為止韓魏兩國遭遇的困境,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可是王翦啊,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而且這位老辣的將軍,不僅軍事通神,政治智慧同樣極高。
滅趙國時,趙國名將李牧難以逾越,王翦和李牧交手,互有勝負,不能攻克。他便想到了李牧在趙國朝堂擁有政敵,於是利用奸臣郭開,除掉了李牧。
滅楚時,秦王政將全國的兵力都託付,六十萬大軍在手,王翦統領舉國之兵,與楚將項燕對峙,曠日持久。他能用討要封地、討要賞賜的方法,打消秦王的顧慮,讓大王全盤信任自己。
戰國四大名將,廉頗因奸臣作祟,不受君主所用,客死他鄉。白起、李牧死於君主的猜忌。
唯有王翦,連滅五國,戰功滔天,卻能功成身退。
今天這一盤大棋,嚴峻的形勢壓得韓宵喘不過氣,佈局者若真是王翦的話,還真是,只能捏著鼻子認。
國力不如人,軍力不如人,戰略不如人,還被王翦這尊大神算計……
韓宵不禁戴上了痛苦面具,愁著臉,微微呲牙。
“掩日,毋庸置疑,他是一個老謀深算的陰謀家。看來我這個微不足道的韓國太子,只是他下的這盤大棋中,順手吃掉的一枚棋子。”
“殿下,依我之見,成蟜勒索南陽百里之地,此事還需忍辱吞聲,同意,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韓宵的話語,議事廳內的幾人,也只有酈生心領神會,立即就作出回應。
其餘昭明、文茵、墨鴉,三人都還不能理解,為什麼韓宵說自己是被掩日“順手吃掉的棋子”。
三人中,昭明反應最快,當酈生提出建同意割讓土地時,她修眉一緊,試探地看了看韓宵的側臉,出言駁道:“酈先生,太子殿下是以卻秦救魏揚名立足,秦國如此蠻橫無理勒索,殿下若是忍辱吞聲,豈不是自絕於天下,讓人誤會名不副實。”
太子妃?
“這……”
酈生圓方的國字臉上,濃眉大眼閃過一絲尷尬之色。
嘖,殿下迎娶的這位,從魏國來的太子妃,果然是魏國的公主啊。
在她心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魏國的局勢,而非太子殿下的利益。
酈生腦袋轉動得飛快,立即就醒悟了太子妃反駁自己的背後用意。
韓國不敢招惹秦國,成蟜來嚇唬,赤虎彪軍一出,韓國上下,連太子都軟弱得不敢動彈了,那還指望什麼韓魏兩國共同進退,抵抗秦國呢。
然而,太子妃只惦記著魏國,並沒有站在太子殿下的立場去思考,此時殿下主戰,就是自投羅網,掉入掩日挖下的深坑。
說到底,昭明並不愛慕韓宵,聯姻也是帶著目的來的,透過韓宵能使魏韓兩國在秦軍的鐵蹄下保全,就是她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