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秦魏再戰,蕭牆雲變
無論韓宵在家裡怎樣謀劃、判斷,他都無法於第一時間主導秦魏再戰的局勢走向。
酈生提出了兩點,一是勸說韓王,韓國要做好支援魏國的準備;
二是聯絡信陵君,希望可以助趙國迅速擊敗燕國,從而威懾於秦。
這都是局勢被動之下的辦法,而且韓宵可以肯定,秦國也早已準備好了對付韓國的計策。他這個韓國太子,絕難像上一次那樣發揮出作用。
燕,趙,魏,韓,一次性將四個國家算計其中。羅網的決策者,繼黑白玄翦死亡之後,沉寂了幾個月,再出手時,便是恢宏大局,撼天動地。
而事實上,情況比韓宵在家議事所想,要更為嚴峻、複雜。
。。。。。。
秦國,咸陽
相國府內,呂不韋老神自在,端坐於湖心亭,狹眼半眯,手拈一顆白子,按在了棋盤之上。
“魏國的防禦重心,果然還是更側重於南部的滎陽、敖山。用你的戰略,蒙驁大軍從河內出,若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十天拔兩城,魏國,方寸大亂。”
呂不韋輕捋鬍鬚,灰白的粗眉平展,微微頷首。
坐在呂不韋對面,一身秦軍黑甲士打扮,獠牙面具的掩日,陰鷙的眼睛透露出計謀得逞的笑意。
他手中把玩著一顆黑子,大拇指一撥,那棋子頓時翻起跟頭,“噠噠”掉落在棋盤上,不偏不倚,正是一步好棋。
“哼哼,滎陽、敖山一帶,地處天下中心,是關中、河北、中原的共同交界,兵家必爭之地。魏國最精銳的魏武卒,就是守護在此。可惜,我之用兵,他們想差了。”
韓宵已經提醒了魏國,就如同酈生判斷的那樣,他們都以為,秦國這一次用兵,目標還是奪取魏國控制的戰略要地。
然而,掩日的用兵方略,明顯技高一籌。
秦軍出人意料地放棄進攻滎陽、敖山,避開了魏國僅有的這支魏武卒精銳。
戰爭初起,上將軍蒙驁便勢如破竹,一下子把魏國方面打懵了。
不要戰略重地,那你想要幹什麼?
難不成是想進攻都城大梁!
魏國都城,大梁,地處平原,沒有山川之險。
因此,魏國為了構建守衛都城的軍事防禦體系,曾人工修砌長城、關隘等大規模的邊境防禦設施,並將大梁周邊的很多城池,修為軍事衛星城,用來拱衛國都。
《史記?穰侯列傳》記載,魏人須賈在遊說齊國時說:“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甲以上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梁七仞之城,臣以為湯、武復生,不易攻也。”
這個“三十萬眾”就是在說大梁城周邊防禦體系的軍事力量。
蒙驁率軍出擊,十天內拔兩城,大軍已然渡過黃河,在大梁城周邊的防禦體系之內,撕開了一道裂口。
魏國方面人心惶惶,摸不清楚秦軍的戰略目的,只能先加強都城的防禦,根本不敢調動魏武卒與蒙驁正面交戰,整個戰場局勢處於絕對的下風。
魏武卒駐守在戰略重地無法輕動,大量的兵力要守衛國都,掩日的戰略進行得暢通無阻。
“魏國之內,能讓我高看一眼的,也只有魏無忌了。可嘆他空有一身本事,無法施展,只能坐看自己的國家滅亡。”
掩日對於自己的謀劃極為自信,言語間充滿了對魏國的不屑。
不過一說起信陵君,呂不韋眉眼之間籠上了一層陰霾。
上一次驚鯢刺殺魏無忌失敗,純屬賠了夫人又折兵。魏無忌沒死,這一次他恐怕不會無動於衷。
“魏王不知兵,沒有那個魄力與決斷,但魏無忌不同。此時國家存亡之際,他們兄弟兩個,有冰釋前嫌的可能。若魏無忌復出,再掌兵權,蒙驁就不會這麼順利了。”
“哼,魏無忌,他復出又能如何。僅憑魏國一家之力,就算給他武安君白起,也只有飲恨。”
掩日執黑落子,一股恐怖的氣勢波向四方,相國府內叢花搖動,樹葉亂響,池塘裡的游魚驚得亂竄如麻。
武安君白起,兵家巔峰,戰神、人屠,沒有與你生在同一個時代,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