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太子宵,未來繼承韓國王位之人。
與現在昏庸軟弱的韓王不同,韓宵表現得很強勢,頗有手段,且並不畏懼秦國。
大秦東出,首先要消滅的就是韓國。韓宵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敵人。
“仲父可是有計,破壞韓魏聯姻。”
呂不韋拱手道:“依臣之見,一者,王上可派遣使者問責於韓王。二者,向外散佈流言,稱讚韓宵為韓國中興之君。
雙管齊下,韓王從此必不敢親信韓宵,甚至為了穩住我秦國,還會作順勢出扶持其餘公子的態度。如此,韓宵便不足為慮。”
秦王政點了點頭。
王室無情,確實是好計。
一個展露鋒芒的太子,卻有一個昏庸懦弱的父王。韓宵,終究無能為也。
“王上,相邦所計,確可讓韓王與韓太子離心離德。不過想要破壞韓魏聯姻,老臣以為,還可補上一計。”
嗯?
秦王政眼中精光一閃,瞬間看向說話之人。
是老將軍,麃公。
“魏國出嫁公主與韓宵,所求無非是聯結韓國自保。王上派遣使者問責韓王,可令韓王遣送一名公主入秦為我王姬妾。韓王不會不從,如此,韓魏聯姻便成千瘡百孔。”
呂不韋閉了閉眼,胸中騰起一股殺意。
老東西,你找死。
他自然知道,麃公這番話的主要目的,在於那個韓國公主。
這老東西,一定是因為夏太后!
如今的秦國朝堂可沒有外人以為的那麼安穩。秦王政快十八了,距離他行成人禮、接管國家大權愈來愈近。
秦王政的兩個奶奶,華陽太后、夏太后,再加上母親趙姬,三個太后都希望敲定秦王的婚事。
華陽太后出身羋姓,所以她給秦王物色的是羋姓的貴女。
夏太后本是韓國人,她希望來一個韓國公主。
至於趙姬,她跟趙國宗室有仇,所以沒想過趙國公主,因此找人困難。不過反正不能讓上面那兩個老妖婆得逞就對了。
三個太后對秦王政的婚事爭議,只是秦國朝堂明爭暗鬥的縮影。
華陽太后代表的羋姓,是秦國國內根深蒂固極為龐大的外戚勢力。
前任秦王贏異人,當年在呂不韋的操作下改名為贏子楚,認華陽太后為母親,這才順利成為當時的王太子。
羋姓這一系在秦國的能量,可見一斑。
趙姬則是呂不韋這一系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