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把紫女拉上自己的船之後,韓宵便滿意地離開了紫蘭軒。
他的馬車“噠噠”上路,並不是回太子府,而是徑直奔向王宮。
不久,韓王就聽到了太子入宮求見的訊息。
“太子,他來做什麼,讓他進來吧。”
“是,大王。”
韓王踱步坐回王位,兩手揮了揮衣袖,端放在自己腿上,保持著莊重的王者禮儀與威嚴。
韓宵在老宦官的引領下步入大殿,向韓王恭敬地行禮,口中清晰地喊道:“兒臣見過父王。”
“說吧,宵兒,入宮來見寡人,有何要事。”
“父王,兒臣想請父王批一道王令,准許兒臣自由借閱王宮藏書。”
這要求把韓王聽得一愣,不可置信地上下打量著韓宵,“借閱藏書,你,要讀書?”
“回父王,兒臣此去魏國,蒙太后諄諄教誨,如今幡然悔悟,自己過往不學無術,枉費光陰,更讓家國蒙羞,實在有愧於韓國,愧於父王,愧於,愧於母后。”
韓宵說著說著就跪倒下去,狠狠地吸嗅著鼻子,眼眶也開始泛紅。
“兒臣聽說,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這次在魏國,我確實僥倖獲得寸功,但終究不會長久。唯有勤學奮力,讀書、練武,成為有用之才,方能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父王。”
韓王見他這一番話說得,強忍哽咽,慷慨又酸楚,心中也大受震動。
人說,朽木不可雕也。這老太后,竟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
而且宵兒,……
想到韓宵早已過世的母親,韓王不禁鼻子一酸,閉了閉眼。
“唉,只要你真心痛改前非,別說這一道王令,就是百十道,父王也會予你方便。嗯~”
韓王給了老宦官一個眼神,後者立即會意,送上卷軸筆墨,讓大王手書。
韓宵抬起頭來,深吸一口氣又跪拜下去,“兒臣,謝父王。”
……
韓國從三家分晉開始算,也有兩百年時間了,歷代典籍不斷向王宮藏書中擴充,自然成果斐然,成就了一個浩如煙海的書庫。
藏書包羅永珍,什麼上古傳說,百家學術,分門別類,應有盡有。可能有很多典籍殘缺,但總歸是有的。
負責管理王宮藏書的一批官吏,看到太子殿下前來借閱典籍,所有人都是懵逼狀態,渾渾噩噩,直到韓宵借書離開了,還不太能接受這個事實。
太子殿下,他,竟然,讀書?!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韓宵現在,說忙,不忙;說閒,卻也挺忙的。
小紅蓮正在習武的興奮勁兒上,每天都有半天會跑來太子府,纏著韓宵繼續教她武功。
韓宵自己也是抱著巨大的寶山,遠遠沒有開發出來。金色品質的歲陽劍法,博大精深的神農寶典,都需要他自己去挖掘、領悟。
時間實在是有限,韓宵恨不能把自己掰開來使用。
至於玩樂、享受這方面的事,剛剛一次性吃掉了小瑾兒和小瑜兒,好好享受過一把的他,沒有什麼過多的慾望。
即使有,也可以在家裡解決,並不耽誤他的學習、修煉。
整個新鄭城的人都聽說了,以前那個不務正業、沉迷酒色的太子殿下,因為去魏國弔唁,被脾氣剛烈的樂靈老太后狠狠教訓了一頓,回來之後就性情大變,竟然開始學文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