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錢寧認為中國男籃和世界強隊相比,最大的短板在鋒線,朱芳雨等人只能做定點投手,缺乏世界級前鋒全面的控、突、投、傳能力。
但奧運比賽一開打,錢寧發覺後衛線的問題更加的刺眼。
朱芳雨等國產小前鋒雖然不會持球,但他們非常規矩,只做分內的事情,沒有出手機會就絕不逞能,寧願交球出去,然後自己做個看客,而後衛線,不可避免的要承擔大部分的處理球工作,因此,也將國產後衛的短板更加直接的暴露出來。
陳江華登場後顯得比較急躁,接連出現失誤,美國隊最喜歡這種上強度逼迫後抓住對方失誤打反擊,這樣得分太輕鬆了。
利用身體優勢將比賽節奏加快,高強度的身體對抗,然後打防守反擊,這是美國隊的奧運法寶,相比中國隊的內線強打、歐洲強隊的戰術配合,美國隊的進攻策略顯得簡單粗暴,就是一力降十會。
沒有強力的中鋒和靠譜的射手,國際賽場就會打的很艱難,而夢八隊吸取了之前的慘痛教訓,帶上霍華德,再加上科比、安東尼、保羅等不錯的外線得分手,他們的這套陣容就沒有了短板。
而中國隊,全力出擊時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和美國隊抗衡,但大姚一下場,華仔一上來,這個差距就立馬顯現出來了。
“姚明下場休息後,中國隊場上的局面陷入混亂,需要有人站出來穩定軍心。”
張衛平指導也是這樣的看法。
“終於等到機會了。”
在大姚身邊,錢寧一直都在隱藏鋒芒,全力扮演著輔助的角色,就是為了進攻的整體性,現在大姚不在,華仔又亂打,正好給了他搶班奪權的理由。
陳江華再次單突保羅過了半場後,正想繼續殺內線,而錢寧直接跑過去伸手要球,逼迫他將球權交過來。
面對二當家錢寧,陳江華不敢不交權,再加上他自己連續的失誤,想繼續霸佔球權也覺得理虧,只能按照錢寧的指揮四散拉開。
本身美國隊的小前鋒是科比,但這傢伙一直和孫悅較著勁,所以防守錢寧的反而是二號位韋德。
相比於科比,韋德雖然身高和臂展遜色了一些,但身體爆發力更加強悍,外號是矮了五公分的喬丹,韋德很擅長防守端的閃電搶斷,還有招牌式的大帽封殺中鋒。
面對這樣一個重心更低侵略性很強的對手,錢寧的運球非常小心,球運的很低,同時彎腰屈膝,小心翼翼的控制著和韋德之間的距離。
因為沒有防守三秒的緣故,錢寧並沒有冒然突破內線,他才不會像陳江華那樣無腦衝,然後被包夾成夾心餅乾。
“大姚下場後,中國隊缺乏一個穩定的強點,錢寧開始在外線持球進攻,這也是他在本場比賽中第一次主動持球單挑,不知道效果怎麼樣?”
張衛平指導也不知道該不該信任錢寧,除了姚明外,中國隊找不出第二個如此穩定的火力點,在nba場均20+的錢寧會不會是呢?
抬頭觀察著隊友們的跑位,錢寧這才發覺姚明的重要性。
姚明在場時,他寬闊的身軀和龐大的噸位,就是天然的掩護體,不管是提到上線和持球人做擋拆,還是沉到側翼給無球人做掩護,都能幫助隊友們跑出空位。
現在大姚不在,其他人連跑位的能力也下滑了很多,大致和阿聯本身不是跑位型打法,孫悅被科比緊緊糾纏,而陳江華在和保羅的對抗中完全處於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