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後也不是傻子,如何聽不出袁紹這話的意思,無非就是在告訴他一點,那就是天子必須要同他一起前往函谷關。
儘管說董太后一開始的時候就不報太大的希望,但是畢竟她也想要試一試看,萬一袁紹答應讓天子留下長安城了呢。
只可惜結果卻是讓她大失所望,就如盧植所預料的一般,袁紹根本就不可能將天子留在長安城之中,哪怕是長安城依然在他的掌控當中。
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出袁紹對於天子的看重,只可惜這種看重並非是董太后還有天子他們所想象中的那種看重。
臉上露出幾分黯然之色,董太后衝著袁紹擺了擺手道:“罷了,既然大將軍已經決定,那麼哀家也就不再說什麼了,只是希望大將軍能夠照顧好天子的安危。”
袁紹當即向著董太后保證道:“臣以項上人頭向太后擔保,只要臣不死,天子必然安然無恙。”
而劉協從袁紹進來根本就沒有說話,只是如同一個傀儡一般坐在那裡看著董太后與袁紹之間的對話。
當袁紹向著劉協拜下的時候,劉協眼中閃過幾分恨意,不過等到袁紹抬起頭來的時候,劉協卻又恢復成一副平靜的模樣。
“臣告退,還請太后、陛下早早做準備,隨時準備上路才是。”
目送著袁紹離開皇宮,直到袁紹的身影消失在遠處,這會兒劉協才撲到董太后的懷中,滿是驚懼的泣聲道:“太后,袁紹這奸賊要帶朕前往函谷關,他這是想要將朕一直控制在手中啊。”
董太后輕拂著劉協的腦袋,略顯蒼老的面容之上浮現出幾分疲憊之色安撫道:“協兒不必驚慌,袁本初他只要還有用得著陛下的地方,就必然不敢將陛下如何,將來未必沒有機會拿下袁本初這奸賊。”
數十萬大軍齊聚於長安城之外,這一次袁紹可是有著大將軍的封號,名義上統帥數十萬大軍,雖然說此番數十萬大軍當中有一部分並非是其直屬的下屬,但是相比先前諸侯聯軍的時候,袁紹這一次所掌控的兵馬可是暴漲了數倍之多。
要知道短短的時間內,長安朝廷愣是瘋狂的集結了四十餘萬兵馬,這其中差不多一半都歸屬袁紹,其他不說,單單是被招降的張燕一部黃巾軍餘孽就為袁紹提供了十萬經歷過戰事計程車卒。
雖然說這些黃巾士卒算不得精銳,可是也比那些直接招募來的農夫要強出許多,要知道此番被招降的黃巾軍不下數十萬,如果說袁紹瘋狂擴軍的話,至少可以拉出一支不下於四五十萬之多的直屬大軍來。
只是以袁紹眼下的實力,根本就不足以養活數十萬大軍,要知道數十萬大軍單單是每一天的消耗都是無比驚人的,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底蘊的話,瘋狂擴軍簡直就是在找死。
哪怕是袁紹有一些世家的支撐,可是也不敢放手擴軍,只能在黃巾軍當中精挑細選了十萬精銳出來。
再加上袁紹所收攏的一部分良家子以及一部分世家支援給他的一部分人手,袁紹自虎牢關一戰之後再次擁有了直屬於他的二十萬大軍。
除此之外不用說就是隸屬於公孫瓚、韓馥等一部分諸侯的兵馬,好歹長安朝廷也是打出了旗號,再加上袁氏一族的影響力,以及楚毅名聲在外,相當一部分的大漢官員其實對於閹宦出身的楚毅天然帶著幾分反感,這些人明面上不敢對抗洛陽朝廷,可是並不代表他麼不會搞一些小動作啊。
正是因為這般的緣由,所以虎牢關一戰損失慘重的幾位諸侯在這些官員暗中支援下,實力愣是吹氣球一般的膨脹起來,短短的時間內就各自拉起了數萬兵馬,加起來足足有二十萬之多。
就算是父親戰死的孫策竟然也在親族的支援下,愣是以弱冠之齡拉起了一支不下於兩萬人的隊伍。
最重要的是孫策的至交好友,不過是弱冠之齡的周瑜竟然也自江東趕來,不單單是給孫策帶來了緊缺的糧秣,還為孫策招攬了蔣欽、周泰兩員水上悍將。
可以說在長安朝廷的招牌之下,幾位選擇同袁紹一起留下來斷後的諸侯實力皆是暴漲,如今一個個的被封為將軍。
高高的點將臺之上,袁紹在幾位諸侯的簇擁之下,目光向著下方看去,一眼看去,黑壓壓的一片根本就看不到盡頭,全都是整裝待發的大軍。
看著黑壓壓一片的兵馬,袁紹心中可謂是意氣風發,忍不住拔出腰間佩劍,高高舉起,同時高呼道:“出兵!”
頓時三軍將士高呼不已,浩浩蕩蕩的大軍就如同洪流一般直奔著函谷關方向而去。
孫策自告奮勇,率領麾下兵馬做為大軍前鋒,而袁紹自不必說率領大軍坐鎮中軍,乃是大軍之核心所在。
一輛堪稱奢華的巨大的馬車在大軍的簇擁下駛出了皇城,出了長安城,進入了中軍之中,不用說這一輛馬車之上所載的便是天子劉協。
不管百官有沒有意見,至少長安城之中,沒有誰能夠同袁紹正面相抗衡,袁紹做出的決斷,只要袁紹堅持,那麼就沒有誰能夠反對,就算是天子也不行。
函谷關
高高的城牆之上,一隊隊的兵馬正巡視著,單看這些兵馬就能夠看出這些士卒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精銳。
函谷關的守將不是別人,赫然是袁紹外甥高幹,袁紹沒有任命已經展露頭角的張郃又或者是任命經驗豐富的李傕、郭汜、徐榮這些將領,反而是選擇了高幹,這其中不用說自是因為高幹同袁紹關係非同一般。
當然袁紹也不是傻子,函谷關對於長安城來說有多麼重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任命高幹做為函谷關守城主將,卻又將徐榮調派給高幹,做為高幹的副將輔助高幹守城。
再加上數萬精銳大軍駐紮於函谷關之中,有徐榮、高幹以及部分將領,可以說偌大的函谷關絕對是固若金湯。
再說了長安城距離函谷關也不算太遠,如果說洛陽朝廷起大軍攻打函谷關的話,袁紹自然可以第一時間調派兵馬前往函谷關支援,所以說別看高幹、徐榮二人坐鎮函谷關,看似袁紹對函谷關沒那麼在乎,但是事實卻非如此。
高幹做為函谷關守城主將,看似是因為同袁紹關係密切的緣故,但是高幹自身才能卻也不差,可以說的上是文武雙全。
當然比之張郃、李傕這些天生將才來說自是差了幾分,但是要說守城之能還是有的,所以自高幹坐鎮函谷關,高幹便將大權交給徐榮,知人善用,將函谷關打造的如同銅牆鐵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