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皇后誕下龍子,意味著帝位後繼有人,承繼有序,大明之江山代代傳承,國家也就穩固。
而隨著皇后誕下龍子,朱厚照的帝位也就更加的穩固,至於說民間的謠傳,相信要不了許久自然而然的也就會不攻而破。
朱厚照離開坤寧宮之後,第一道聖旨便是將皇子誕生之事傳之天下,同時大赦天下,除非是十惡不赦之輩,天子加恩,大赦天下,以為慶之。
對於朱厚照大赦天下之舉,文武百官乃至京中百姓並不覺得奇怪,畢竟此乃應有之舉。
歷來皇家有大喜之事總會大赦天下以積福德,而天子之嫡長子降生,此乃皇家之大喜,大赦天下才是正常。
如果說第一道旨意大家都不覺得驚訝的話,那麼隨著朱厚照的第二道旨意下達,不少人為之側目。
朱厚照第二道旨意的內容卻是加封楚毅為太子太傅,王陽明為太子太師,楊一清為太子太保,負責皇長子的教導。
雖然說皇長子並沒有被朱厚照下旨敕封為皇太子,可是朱厚照卻封楚毅、王陽明、楊一清三人分別為太傅、太師、太保,這幾乎是確定了皇長子的太子之地位,無非就是沒有明旨傳詔罷了。
坤寧宮之中,皇后剛剛入睡沒有多久便被身邊侍奉的心腹宮女所喚醒。
睡意朦朧的皇后看著那一臉喜色的宮女疑惑道:“采薇,何事喚醒本宮?”
那喚作采薇的宮女忍著內心的激動向著皇后道:“娘娘大喜,大喜啊!”
皇后精神為之一振,看著采薇道:“快說,喜從何來?”
采薇激動道:“娘娘,方才宮中傳來訊息,陛下已經下旨,敕封武王楚毅為太子太傅,安國公王陽明為太子太師,晉國公楊一清為太子太保,專門負責教導小皇子!”
“什麼!”
皇后心中一驚,繼而面容之上流露出驚喜之色,身子都忍不住有些顫動可見此刻皇后心中到底是多麼的欣喜。
就算是皇后坐鎮後宮,對於天下大事不怎麼了解,可是前不久朝中大封有功之臣,無論是安國公王陽明還是晉國公楊一清,那都是大明之新晉勳貴,任何一人那都是位高權重之輩。
王陽明統兵在外,平定江南不提,楊一清卻是入內閣,掌兵部,權勢赫赫。
如今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太子太保三者盡皆是朝中權勢赫赫的人物,甚至可以說只要這三者願意的話,甚至能夠架空天子,行那天子更替之事。
無論是太傅還是太師又或者是太保,這三者皆是東宮太子之老師,素來都是由朝中德高望重,權勢赫赫之人擔任。
皇后沒想到天子不單單是敕封楚毅為太子太傅,更是加上了王陽明、楊一清,楚毅之能就不提了,而王陽明還有楊一清二人那可是大明百年來,自靖難之後,唯二的以軍功封為世襲公爵的存在,能力自是不必說。
三者任何一人都足可為太子之師,結果天子一下子封了三位,要不是皇后德行賢良,涵養足夠的話,怕是陡然聞知此訊,都要忍不住放聲大笑了。
就算是如此,皇后臉上的喜色仍然是遍佈面頰,滿臉的笑意衝著采薇道:“傳本宮懿旨,坤寧宮內侍、宮女,每人賞銀十兩!”
采薇一臉喜色的道:“奴婢謝過娘娘!”
卻說天子第二道旨意一出,朝野為之沸騰,一時之間那新出生的皇子成為了所有人所議論的物件,愣是將生擒達延汗的喜訊給壓了下去。
但凡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天子為小皇子所挑選的老師盡皆是文武雙全,權勢赫赫之人。
但凡是這小皇子自己稍微長進一些,有楚毅、王陽明、楊一清這三位支援,未來承繼大統根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御花園之中,楚毅正同朱厚照相對而坐,在二人面前,一張棋盤之上,黑白二子糾纏在一起。
楚毅一子落下向著朱厚照道:“陛下此番卻是不該將王陽明、楊一清封為太子太師、太子太保。”
朱厚照微微一笑,捻起一枚棋子落下道:“朕知曉大伴的意思,大伴兒無非是擔心太子三師聯合起來影響太大,繼而會造成東宮強勢,與天子爭權。”
朱厚照能夠意識到這點楚毅倒是非常之欣慰,不過倒也不奇怪,朱厚照本身又不傻,就算是以往行事荒唐一些,卻也不失人君之本份,加之受楚毅之影響,一些帝王心術,朱厚照還是瞭解的。
只聽得楚毅微微頷首道:“陛下心中明白這些的話,臣便可以放心了。”
朱厚照笑道:“朕知道東宮勢大的危害,不過朕正值壯年,再行理政二三十年卻也不是什麼問題,所以說朕並不打算馬上冊立太子,介時朕之皇子皆由大伴、王陽明、楊一清教導,卻是不用擔心出現太子勢大的情形。”
楚毅笑了笑,這種辦法卻是能夠解決東宮勢大的問題,同時楚毅也意識到朱厚照真的是成熟了許多,已經漸漸的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