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前,她回頭深深的看了卞家眾人一眼。
……
與此同時,男賓這邊的遊園宴上,也正是熱鬧的時候。
卞大人帶著眾人站在偌大的演武場上,指著前方的箭靶,笑了笑。“諸位都是我陽翟城的青年才俊,眼下國難當頭,諸位正該一展身手,以期為國效力才是。”
說著,他轉身看向了郭嘉和楊修的方向,“郭賢侄,你看老夫說的可對啊?”
為表親近,他特意在眾人面前喚郭嘉為賢侄,而非祭酒大人,果然引得眾多世家子弟高看了他一眼。
郭嘉笑了笑。
這位卞大人能做到陽翟城的縣令一職,靠的,自然不只是和卞夫人的裙帶關係這麼簡單了。
卞縣令又命人送來了寶弓,遞到了郭嘉的面前,“賢侄,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嘉卻擺了擺手,“縣令大人,遊園春宴原本乃是一樁雅事,還是不要沾染上這些兵器之戾了,這射箭就免了吧,不如……就改為投壺如何?”
自春秋戰國時期始,這投壺一事,便成了上流社會宴席上最為流行的一種遊戲了;而今日在場之人,又多為文弱的讀書人,雖也習得了君子六藝,可相比起射箭來,眾人更熱衷的,自然是投壺這樣的遊戲了。
故而,郭嘉如此一提議,頓時就得到了眾人的好感。
這提議既是郭嘉所提,卞大人自然不會反對了。
很快,場間便佈置一新了。
可第一個投壺的人,卻並非是郭嘉,而是楊修。
此時的投壺方法較之春秋戰國時期有極大改進。原來的投壺是在壺中裝滿紅小豆,使投入的箭桿不會躍出。可當下人們在遊戲時卻不在壺中裝紅小豆,可使箭桿反彈躍出,又重新回到投壺者的手中,再次投出。
如此往返,善於投壺著,可以一連投百餘次,“謂之為驍”。
而楊修無疑就是此中高手。
不過短短數吸的時間,他便做到了一矢十餘反,引得四周眾人一片叫好之聲,便是連郭嘉也忍不住回頭看了他一眼。
這位楊公子今日特意在眾人面前如此表現,又是為了哪班?
郭嘉笑了笑,此刻楊修卻接住了反彈回來的箭桿握住了手中。
“祭酒大人……”
哪知楊修剛一開口,眾人身後卻傳來了一道女子尖銳的驚呼聲。
“伏小姐,不可以!”
喜歡神醫凰後請大家收藏:()神醫凰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