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獨立團的迅猛發展,不獨唐明友和陳布林覺得可怕,連桂軍138師也覺得可怕。
桂軍138師屬於李品仙的第31軍,日軍西攻武漢後,138師奉命鎮守從穎上至壽西南一帶,鎖住日軍向西進入大別山的咽喉。師部駐在穎上。
事有湊巧,駐紮在正陽關的是第138師357旅,旅長正是樊登科。
而駐紮在壽西南的是該旅的809團,團長叫華西昆。
因為頭次日軍圍剿壽東南新四軍獨立團時,柯川團長曾有意將後勤機關及衛生隊撤往壽西南。可是當後勤處長到桂部809團接洽時,卻遭到華西昆的拒絕。
由於戰情緊急,最後後勤機關和衛生隊不得不撤往饅頭山。
當時新四軍獨立團並不瞭解桂軍。日軍對獨立團的圍剿被粉碎後,柯川團長才派柳曼的特戰隊對壽東南地區的周邊環境進行進一步的摸底。
柳曼不是在特務營嗎?怎麼到了特戰隊?
原來保二團正式完成改編後,柯川將特務營改為獨立營,仍為兩個連,由曹日金任營長,袁金興調任該營任教導員。獨立營沒有設副職。
而一、二連仍由靳東明和晁平擔任連長。考慮到獨立營今後還要發展,所以柯川指示曹日金,要把幹部儲存起來,以備日後之需。
曹日金懂得柯川團長的意思,獨立營不僅要配齊第三連,今後可能還要擴充,這些幹部都是寶哇!
而將柳曼調出來,就是想組建一支執行特殊任務的特戰隊。
特戰隊很精幹,連柳曼在內,只有三十一人。這三十一人除柳曼外,都是從全團遴選出來的,他們在某個方面均都具有一定的特長。
柯巖對組建特戰隊也很關心。他向柯川團長請求過,讓他也到特戰隊去。可是柯川團長沒有批准。
柯巖關心特戰隊,主要是關心柳曼。他不是懷疑柳曼的能力,儘管組建特戰隊在柳曼來說尚屬首次,但柳曼在學校學的就是特戰一套。
柯巖在穿越前,對特戰隊這種組織頗感興趣,曾經比較細緻地研究過特戰的這種作戰形式。
特戰,顧名思義是由特種部隊來完成的,都是從一般士兵裡挑選有特長的人員進行更嚴格的特種訓練,能在各種地形各種形式下以更精嚴的配合方式完成任務的。
特種部隊人員之間的糅合才是完成特種作戰的關鍵,所以特種人員的組配非常關鍵。
特戰隊通常有隊長、副隊長、偵查員、火力手、突擊手、狙擊手組成。
隊長是團隊關鍵,軍事指揮技能過硬,臨危不亂,決策果斷,在團隊作戰中是領導地位。
柳曼的這支特戰隊,柳曼最初想將它分為三個小隊,每個小隊十人。後來柯巖建議,特戰隊應分為5個小隊,每個小隊6人。
柯巖對柳曼說,特種部隊6人小隊的配置,可以根據任務的性質和具體需求而定,但通常情況下,它包括以下幾個核心成員:
首先,小隊長一般負責領導和指揮整個小隊。他們通常是經驗豐富、技能過硬的特種兵,能夠有效地指揮和組織小隊完成各種戰術任務。
其次,步槍手和輕機槍手是重要的火力支援成員。他們可以透過射擊壓制和打擊敵人,為小隊提供火力保障。
第三,爆破手負責處理和排除地雷、炸彈等爆炸物,確保小隊在行動中的安全。
第四,醫療兵是小隊中不可或缺的成員,他們可以提供緊急救護和診療,在緊張的戰鬥環境中保護和維護其他小隊成員的生命安全。
第五,偵察員可以透過收集情報、偵查和打擊敵方偵察人員,為整個小隊提供情報支援和提前預警,增加小隊在行動中的成功率。
最後,技術員負責維護和操作各種先進的武器、通訊和偵察裝置等,提供技術支援和保障,使整個小隊能夠在複雜環境下高效地完成任務。
柯巖對柳曼說,一支高效的特種部隊,小隊不僅需要各個成員熟練掌握自己的職能,並且應該保持高度的配合與協作。只有合理配置各型別的成員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種特別任務,保證戰鬥的勝利。
柯巖的這一席話,對柳曼來說又是一個特大驚喜。
按說柯巖只是一個大學生,畢業後也僅是一名搞文物的考古隊隊長。即使後來他不搞文物,而投身於軍事鬥爭,但於特戰方面也鮮有接觸。
可是你看他說起特戰來頭頭是道,就像他真是特戰專家似的。
柳曼依照柯巖的設想來組建特戰隊。她物色了秀兒、鳳妹子和章文生、青瓜以及冬棗來做小隊長,又從全團選拔神槍手若干。還有偵查、爆破等方面的佼佼者。
但是有一項卻很費躊躇,那就是衛生員。確實,全團除了衛生隊有懂醫療知識和技術的外,竟找不到一個懂醫的人。
於是柯巖就對柳曼說:“曼,把架子搭起來後,特戰隊只有在戰鬥中去磨鍊。譬如說每個小隊的隊員,要求他們儘快熟悉他們所擔任的角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