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五年,三月二十一,這天並不是節日,也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
然而,臨淄城的青石板鋪街道卻被人專門用水沖刷了一遍,塵垢盡數洗滌,就連兩側稀疏分佈的柳樹,也被人專門梳理了柳條。
金色陽光的沐浴下,地上悠悠掠過一輛輛線條雅緻的馬車倒影。
“轆轆”的馬車聲,如雨水敲打著青色且嶄新的地面,馬車側旁的旌旗因飛快的車速“呼呼”地叫著,猶如一個正在興頭上,咿咿呀呀叫著的孩子。
今日疾馳在臨淄街道上的馬車,四面皆被昂貴精美的絲綢所裝裹,鑲金嵌寶的窗牖被一簾淡藍色的縐紗遮擋,使車外之人無法一探究竟。
幽遠的車鈴隨著縹緲的風聲傳來,不過剎那,又隨風而去。
從馬車中飄出的西域迷香像輕雲般矇住行於兩側百姓的的眼睛。
(注張騫鑿空西域是漢代官方定性說法,實際上,早就存在了。且絲綢之路分為三條,其中,西南地區那條應該比張騫開通的北道要早。)
卓氏酒壚外,一輛輛繁貴富麗的馬車便踏風而至。
一位位穿著絲綢、佩戴金玉、眼冒精光的商賈在家僕的攙扶下,從車上下來。
打發走車伕後,便領著一個心腹,被卓氏早就安排好的人引進酒壚。
官府不準商賈衣絲乘車,但,這只是針對那些小商賈而言。
實際上,只要商賈有足夠高的爵位,這種行為就是合法的。
話句話說,只要有錢,別說衣絲乘車,哪怕把車用絲綢包著,打著商賈二字的旗幟,都沒人去管。
這種上了皇帝“殺豬盤”的商賈,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官吏會去動。
這可都是皇帝的應急儲備糧。
因臨淄本為大漢重要經濟城池之一,商賈往來眾多,今日受邀來此地商賈,家產大多都在“大漢·殺不殺·肥豬·排行榜”上,位列前百名的。
……
酒壚二樓,酒水已備,食物也被小廝端了上來。
許多來此的商賈都湊在一塊,聊著天,藉機談著生意。
身穿白色雅衣、臨淄卓氏酒壚的負責人卓文傑被商賈們拱衛著,坐在一塊,舉起酒樽,笑著陪聊。
這時,一個柳葉眉、大鼻子、高帽冠、操著河南口音、衣衫上縫著金線的中年男人邁著大步,從樓梯上走了上來。
男人在二樓環視一圈,目光最終落在卓文傑身上。
嘴角咧開,把護衛安全的僕人打發到一旁。
自己擼起袖子,笑哈哈地走過去,把擋在前方的幾個商賈暴力推開。
“文傑,好久不見,別來無恙呢!”
卓文傑被熟悉的聲音吸引,扭頭,瞥了一眼,看清男人的面龐後,挑挑眉,一下子站了起來。
其接下來的話,更是把剛才幾個被強行推開,心懷不滿,準備出手教訓男人的商賈,嚇得快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