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司匡身上的無形氣勢,竟讓他這個儒道大儒瑟瑟發抖……除了儒道宗師之外,他真的想不到其他內容。
司匡面色不改,莊嚴依舊。
緩慢地搖搖頭,眺望下方,聲音高昂,再次宣佈。
“吾非儒,亦非諸子百家。吾就是吾,稷下北部,稷下學裡之主!”
“受褚公之邀,吾今日,便把自己對儒行的理解,分享於諸君!請諸君品鑑!”
“若諸君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去稷下之北稷下學裡,吾每月初六、十二、十八……以此類推,每隔六天,分享一次學習心得。”
“所至之人,可舉手提問,吾定知無不言。”
“另外,稷下學裡之房舍,可售賣,具體價格、支付方式,待孔廟祭祀結束,吾便託孔子威,告知與眾。”
“接下來,吾便講述吾所理解的儒者之行。”
孔武盯著孔安國,揮揮手,“子國,快,拿筆來!”
“知道了!”孔安國屏住呼吸,鉚足了勁兒,衝向側殿。
在他衝刺的時候,司匡已經張開嘴,開始吟誦。
為了不落下關鍵內容,無奈,孔武與褚大對視一眼,二儒同時點點頭,目中閃過一絲決絕。
一個呼吸後,二人同時拔劍,把右手食指割開了一個小口子,頓時鮮血湧出。
顧不上感受痛苦,二人又同時用劍,把衣衫割斷,撕下一塊布帛。
“子威,汝記一句,吾記一句。”
“諾!”
司匡沒有回頭,現在他的心境已經與昔日戴勝相差無幾。
洪鐘大呂一般,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聲,被他用緩慢的語速,一一道來。
“吾以為,除儒服之外,儒生之行,猶如下文!”
這聲一聲大喝!
開啟了儒行的新大門。
…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動作慎,其大讓如慢,小讓如偽,大則如威,小則如愧,其難進而易退也,粥粥若無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處齊難,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塗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其備豫有如此者。”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難得而易祿也,易祿而難畜也,非時不見,不亦難得乎?非義不合,不亦難畜乎?先勞而後祿,不亦易祿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四句儒有,直接把在場聆聽之人的意識,拉進了一個儒道諸子構成的世界。
內、外、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