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匡不是儒生,沒有祭祀的必要,靜靜地注視抱著豬頭的孔安國。
也許是角度的緣故,不知為何,他總感覺孔安國懷裡的那顆肥頭大耳的圓潤黑色豬頭,雖然閉著眼,但卻咧著嘴笑。
……
祭祀的過程極其漫長。
獻禮結束後,孔騰從一旁侍者手中接過數塊布帛。
展開。
當著門外儒生的面,不急不慢的,又唸了將近半個小時的禱文。
…
“諸君,自孔丘之後,儒者傳於今日,已歷經近十世。雖前有焚書坑儒,後有黃老壓制,但,吾儕終究挺了過來。自今日起,諸子百家,當以儒為尊。”
“何謂儒?”
“仁禮之士、忠義之輩!”
“如何致儒?”
“大學之道也!”
“何謂大學之道?”
“膠西人士、稷下學裡之主司匡已明於天下儒生。此文,數月之前,已傳於天下,天下儒生,早已共勉之。”
孔騰將手中的布帛收起來。
蒼老的面龐忽然多了幾抹激情澎湃之色。
他隻身,向前走了兩步。
張開雙臂,大喝之聲,環繞主殿。
“諸君請起!”
伴隨門外儒生起身,孔騰的聲調越來越高。
“開啟竹簡,請為歷代先賢,誦讀上撰之文!”
“此乃致道之語!”
“此乃諸子之言!”
話畢。
孔騰再次往前走了兩步,邁出大殿,來到外面。
孔武等人雙手藏於袖口,緊跟其後,也走了出去。
在孔騰的引導下,孔廟中沸騰了,
儒生們開啟手中那捲記錄著大學之道內容的竹簡,開始反覆誦讀。
整齊地誦讀聲,縈繞在房簷殿角。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儒生慷慨激昂的聲音,響徹寰宇,震動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