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時間太巧了,巧地讓吾膽寒。”
“期間,湯又派遣在未央宮宮闈之間走動,得知陛下已經數月不曾駕臨椒房殿了。”
“妃者之爭,莫過於爭寵。三代爭寵,尚且妃嬪攻伐之,何況今歲?”
張湯微作停頓,緩了口氣。
待精神頭恢復,才一字一頓,下定結論
“本官懷疑,衛夫人宮闕之外的巫蠱,乃椒房殿之主所為。”
“匡人覺得如何?”
司匡忽然一笑,拍拍手,
“張公不愧是陛下依仗之吏,短短几日,竟然能查到這種程度。”
“……”
張湯沒有說話,而是皺著眉,等待司匡的意見。
衛子夫的事情已經牽扯到這次出擊匈奴的兩大功臣了。
他必須得小心謹慎對待。
“張公調查之時,可否留意椒房殿之主性格如何?”
“不曾。”張湯搖搖頭。
“哈哈,希望接下來的調查,張公可以注重其性格方面。”
“為何?”
“性格影響行為,亦影響證據!”
司匡眼眸中掠過一絲精光,聲音朗朗,
“雖然張公調查得很詳細,但這些都不足以構成證據。”
“公莫要忘了椒房殿之主背後站著的人。除非有足夠的證據,否則,最後遭殃的,只能是你我二人。”
張湯呢喃,“館陶公主嗎……其的確很麻煩。”
“不止!”
司匡搖搖頭,
“竇太主為皇后之母,應對起來,雖然麻煩,但也不是沒有辦法,真正難辦的是如何處理陛下在其中的身份。”
“陛下能繼承大統,多虧竇太主的傾力支援,可以說,與娶陳皇后不無關係。若輕易我等把椒房殿之主輕易拿下,那陛下在天下人心中,會置於何處?”
“因此,若非掌握足夠的證據,否則,陳皇后不可動!”
張湯低著頭,靜靜地思考,
“閣下以為,如何才算證據充足?”
“人證、物證缺一不可!”
司匡頓了頓,接著道
“吾儕必須要讓椒房殿中的婢女當做證人,亦要從楚服之女身上得到著線索,接著,便是得到製作巫蠱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