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匡高高的捧起手中的劍,聲音朗朗,
“陛下,秦建國後,大禹九鼎氣運之力八鼎已入和氏璧雕琢之玉璽,剩餘一鼎之力,乃劉氏正統血脈。”
“為何呂后之時,江山之臣聽命於呂?只因其掌玉璽,擁八鼎之力。”
“為何劉氏國祚未失?因劉家血脈中,本就帶有氣運之力,呂后得玉璽之內八鼎氣運,焉能鎮壓江山?周勃平定諸呂,乃天意所歸。”
“今日,陛下掌玉璽,乃九鼎齊聚之兆,而天子劍重現,此乃訓導萬民之意。”
司匡稍有停頓,氣沉丹田,用盡渾身氣力,高呼,
“陛下,第四代將至!”
“臣懇請請陛下執天子之劍!”
文武百官不是二愣子。
面對這種號召形式的語氣,自然明白做法。
紛紛出列。
文官以丞相韓安國為首。
武將以衛尉程不識為首。
功臣以車騎將軍衛青為首。
皆伏在地上。
齊聲高呼,
“請陛下執天子之劍!”
“請陛下……”
“……執天子之劍!”
百官公卿的聲音,在熱火朝天的大殿中迴盪著,震的房梁晃動不停。
劉徹臉色漲得通紅,心臟顫抖,大腦濛濛的。
如夢似幻,這是他的感覺。
他鬆開牽著衛子夫的手,親自提著冕服的衣襬,神態威嚴,從玉陛走下。
至於司匡面前,顫抖的手捧起天子劍。
左手握鞘,右手捏柄。
先觀上方吊墜之寶石,拇指輕輕撫摸,感受玉石中蘊含的五彩氣運。
又觀劍鞘,欣賞上面的金文。
雖然看不懂,但,他能感覺到,這上面的文字在呼喚著。
司匡叩拜高呼,
“陛下請拔劍,執掌山河社稷!”
百官彷彿成了陪襯,只能重複司匡的話。
“好!”
劉徹哈哈大笑。
拔出佩劍。
以劍指天。
透過宣室大門射進來的陽光,恰好照在劍身。
銀色的流光從劍柄之處,流淌至劍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