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匡咬著牙,惡狠狠地說道
“吾大漢不缺戰馬,但缺良馬,而北方除了匈奴,擁有良馬的部落不在少數。只要吾聲稱烏孫和烏桓兩國,每年偷偷輸送良馬五千匹進入大漢,以助大漢培育騎兵,匈奴左賢王敢不動手?”
以匈奴人寧可殺錯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性格,一定會上鉤!
大漢士兵的體格本來就強盛。
匈奴想要戰勝,在馬匹這方面的優勢絕不能丟,因此軍臣不得不防。
趙破奴瞪大眼睛,想到了一個典故。
猛地一拍大腿,驚歎道
“一張名單滅鄶國?君對史冊戰役之掌握已經出神入化,登峰造極了。”
他不清楚究竟是否有北部國家提供了馬匹給大漢。
這重要嗎?
只要把髒水潑出去,管他呢。
相信匈奴左賢王、軍臣單于之做法,與鄶國國君想法不謀而合。
他們必須,也不得不做出應對之法。
昔年鄶國國君有囚禁大臣,等待時機這一條路,可惜其沒有選擇。
如今,匈奴人可沒有把鮮卑烏桓等地徹底囚禁的方法。
這一堆地域加起來,版圖堪比半個匈奴帝國,匈奴可不像後世的美帝,有那麼多人玩移民統治。
他們只能入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亡這一些國家,再不濟,也要把他們珍貴的馬種掠奪一空,以絕後患。
放任下去,大漢遲早會引進良馬,培育出強盛的騎兵,與匈奴人一戰。
趙騎士的事情,他們可不想再發生一次。
魏武卒、趙騎士、齊技擊、秦銳士。
秦國一統天下,魏武卒、趙騎士、齊技擊的訓練方法應該也被收納了,而大漢全盤接收了秦國文化方面遺產,自然就不用多說。
萬一趙騎士再被培育出來,匈奴豈不是還要再經歷一次百年黑暗?
雖時過百年,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恐懼,宛如一片烏黑陰暗的雲彩,依舊籠罩在他們的心頭。
當初長平之戰,趙國精兵被白起坑殺殆盡,但是,在危難關頭,趙騎士爆發出震驚六國的戰鬥力。
公元前259年開始的邯鄲之戰,趙國依託老弱病殘之士卒以及趙騎士,對秦國展開全面狙擊,在六國的支援下,利用三年時間,一舉剿滅三十萬秦兵,守衛住都城。
這一場戰役直接導致秦國元氣大傷,短時間無力東進,與六國爭鋒。
公元前244年,李牧依舊帶領趙騎士,全殲十萬匈奴騎兵,之後,又乘勝追擊,先滅襤國,又破東胡,降伏林胡,殺穿匈奴,令匈奴人此後十年都不敢再惹趙國。
所以說,軍臣單于必定不敢賭!
沒有人敢懷疑大漢優秀將領的智謀,一旦大漢獲得了來自鮮卑等地的馬種,這讓他依靠什麼抵擋?
捨棄當前地位,被人押赴長安監禁,這對統治者而言,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能接受!
軍臣必須戰,也不得不戰!
他沒得選擇!
被趙破奴誇讚,司匡對其笑了笑,
“校尉過獎了,匡統兵‘經驗不足’,還望趙公多加指點。”
“此乃鄙人分內之事耳!”
“哈哈,那就拜託了。”
喜歡六朝漢臣請大家收藏:()六朝漢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