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錢就要辦事。
邱漢嬰咳嗽幾聲,看了看周圍看熱鬧的百姓。
故意壓低聲音,
“諸君到了長安,吾建議在陛下召見之前,先去中大夫府邸一趟。”
“中大夫主父偃乃齊魯之地人士,雖並非齊國之民,但也算半個鄉黨了。且夫中大夫年少之時,曾在稷下求學,對齊地的感情,甚於他處。”
“若爾等備厚禮,以鄉黨名頭登門拜訪,其有機會,勢必會在陛下面前美言,使爾等之名,得陛下注意。”
“噢~”
朱慶來、牛錫介等四人,面面相覷,恍然大悟,紛紛點頭。
經這麼一提醒,他們心中有數了。
唯有一人,心存憂慮。
單曉輝輕輕拽了拽邱漢嬰的衣角,小聲詢問,“邱公,中大夫與儒家關係並不好。若吾等拜訪,會不會激怒儒家子弟?”
“呵,莫慌。”邱漢嬰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與其交惡者,公羊也。只要爾等與其他學派搞好關係,未嘗不能在絕境中,尋得一絲生機。”
其微微一頓,像是一名熱心的夫子,敦敦教導著。
“凡事沒有捷徑。若想成功,必須放手一搏。爾等,除孝順之名外,無出色之能,只能靠鄉黨,同僚。”
同僚?
牛錫介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敢問邱公,若有同僚幫助,吾等成功的機率有多大?”
邱漢嬰伸出一個巴掌,晃了晃,笑著,“五成!”
“好!”牛錫介激動地拍了拍手。
“牛兄?”朱慶來額頭一緊。
“好字何來?”單曉輝也皺著眉。
牛錫介笑如秋果,臉色微紅,激動的聲音,收不住了,“諸君所有不知,膠西孝廉高武亦在臨淄。吾前不久碰巧遇見,其幼時曾被司馬相如誇讚!若有他相助,我等,也算是遇到貴人了!”
邱漢嬰停下腳步,神色詫異,“哦?高公之子竟在臨淄?”
牛錫介笑嘻嘻的,拱手作揖“啟稟邱公,晚輩聞之,高武得膠西王賞識,從王得手令,可先行入關,以待詔。”
“其早就聽聞臨淄燈會,乃山東盛況,在離開之前,來此觀之,意欲來日與長安燈會相比。”
邱漢嬰聽到此語,不由得面色恭敬起來,“竟得膠西王賞識。人才也!此人何在?”
“亦在西市!高兄在吾等來此之前,便進入了西市。其愛熱鬧,想必,現在應該在西市最熱鬧的地方吧。”
“好!”邱漢嬰點了點頭,萌生結交之心,朗聲,對所轄衛隊下達命令,“開路!”
“諾!”
……
在太常衛隊開路下,朱慶來、牛錫介等人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為了進一步討好邱漢嬰,牛錫介直接上前,大聲呵斥,把原本打算交手的雙方,再次打斷,
“都住手!臨淄太常邱公在此,何人膽敢造次?”
司匡與孔武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二人對視一眼,心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