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和梁王幾乎拼盡了梁國底蘊,才堪堪爭取了幾個月的時間。
韓安國那雙渾濁的眼眸,掃視全場文武重臣,冷聲警告。
“吾知曉在座諸公,有與諸侯王交好之人,長安的風吹草動,經常與諸侯王彙報。”
“吾不管之前如何,鄙人只懇求,剛才汲黯之言,在座全當沒有聽到。長安,曾未打算借修建水利,收回諸侯王的經濟大權!今日不會,日後,也不會!”
韓安國閉上眼睛,把充滿血絲的雙眸藏了起來。
只是屏住呼吸,一字一頓,“國內,不能再爆發戰爭了。”
他作為參與了七國之亂的將領,很明白當時的情況。
七國之亂,看似是長安贏了。
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妥協的結果罷了。
長安放棄經濟,諸侯王放棄軍事、官吏任免權等。
二者握手言和。
若是長安真的贏了,何必還設定諸侯?
全部設成郡縣多好?
天下財富稅收,盡歸中央,它不香嗎?
剛才汲黯那一句收水利之地賦稅於長安,完全是二次削藩之語。
這要是說出來……
恐怕,今日下場,將會與晁錯似的。
朝堂之上的黃老官員已經不多了,他韓長孺作為竇太后的親信,不希望看到太皇太后死後不久,朝堂之上,再無黃老的場景。
劉徹跪坐著。
寬大衣袖下的雙拳緊握,雖心有不甘,但臉上依舊是嚴肅的表情。
見朝堂上的氣氛有些尷尬。
他開口,打破了這個局面。
“韓愛卿言之有理,諸侯王經濟之權,不可收回。”
汲黯剛毅沉著臉色未曾變化。
向前邁出一步,
“陛下,難道就任由諸侯王坐享其成?”
“當然不是。”劉徹搖搖頭,目光情不自禁地瞟向一個角落——衛青所坐之處。
暗自慶幸。
幸虧,司匡讓衛青帶回來一個一舉兩得的理由!
“啪啪!”
劉徹拍拍手,給了春陀一個眼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位掌事太監,捧著昨夜寫好了的聖旨,走上前。
用尖銳奇特的嗓音,向眾人傳達上面的旨意。
“詔命!”
“秦蜀郡太守李冰,做都江堰,令蜀郡沃土千里,變天府之國。”
“韓工匠鄭國,助秦修鄭國渠,此後,關中之地,成為沃土,秦國東出,糧多米足。”
“今齊魯之地有人獻上治河之策一份,所含工程,囊括東西,貫穿南北,若是成功,必為漢之鄭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