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雲:“夜如何其?夜未央”。
此乃漢家第一宮闕,未央宮名字的來歷。
長號嗚鳴,在漆黑如墨的茫茫夜色中迴盪。
緊接著,鐘鼓齊鳴,演繹大漢磅礴之氣勢。
“當!”“當!”“當!”
“咚咚咚咚咚……”
在交錯的禮樂聲中,藉著皎潔明月,幾十名頭戴黑色官帽、身著深色漢服、盯著濃濃黑眼圈的兩千石重臣,去鞋之後,如同魚群遨遊一般,湧入了承明殿。
隨著大門關閉,幾十名千石官員在門外等候。
九根魚油巨燭藏在帷幔之後,其散發的柔和光芒,恰好照亮整個大殿。
劉徹頭戴帝王之冠,神態威嚴,面向南方,端正的跪坐在榻上。
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
以韓安國為首的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向。
以田蚡為首的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向。
承明殿中文武官員,皆跪坐,靜靜地等待劉徹宣佈今日事宜。
朝會的召開,並不像影視劇中,每天召開一次。
一般來說,西漢時期,除了在歲首會定期召開之外,其他的時間,除去一些重要節日前夕之外,都是不定期的。
沒有哪一位大臣敢保證,下一次朝會是什麼時候。
不過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漢宣帝,也就是劉徹的嫡曾孫子的時候就結束了。
這小子開創了常朝,每五天舉行一次聽政。
自此之後,文武百官在其他時間,可以放心地在家睡懶覺。
當然,緊急軍情除外。
這種體貼下屬的行為,應該算得上是西漢好老闆了。
要不然,大臣們沒有被政務累死,先被睡眠不足給戕害死了。
西漢的朝會開始於“夜漏未盡七刻”。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古代日出前二刻半是平旦,平旦是夜漏的終點、晝漏的。
夜漏未盡七刻就是平旦前七刻,夜漏未盡七刻則在日出前2小時又9分鐘又36秒。
這要是在六月中旬,長安日出時間在五點半左右,大臣們朝會就要在凌晨三點多了。
這幾乎堪比學習美術的高考生了。
三個字要你命!
劉徹面無表情。
用手拍了拍身前低矮的案几。
任由“咚!咚!咚!”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
見下方兩千石正襟危坐。
其厚重威嚴的聲音,緊跟著回聲,一起在大殿中盪漾。
“今日朝會開始之前,朕想先問一個問題。”
劉徹用銳利的視線,掃視下方一圈。
隨後,不夾雜任何感情的聲音,從首位,向大殿傳播。
“黃河決口已經三載!三載而來,下游數個郡縣,超三十萬民眾,百萬頃良田受難!為此,朕舉全國之力,任命多名兩千石以治理黃河。然,為何遲遲無法治理決口之孽龍!”
田蚡臉色微紅,低著頭,咧著嘴,讓人分不清他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