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加入墨家後,他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稷下。
因此,他和孔安國相識很久了。
孔氏這一代人,孔臧年紀大了,怕是命不久矣。
而孔武則是身體不好,唯一能挑起孔氏大梁的,只有子國。
因此,孔家很多珍貴資源,都儘量向孔安國傾斜。
在龐大資源地澆灌下,孔安國已經是儒家大儒之下,首屈一指的人物。
如今,這位儒道的天才,竟然沉浸在這種名叫“豎式”的方法中無法自拔。
王賀那顆堅定的心,忽然,有些顫抖。
自信心,不足了。
雖未見識孔安國在數術上的造詣,但相信,絕不會比自己差。
稷下有一句話
若想證明數術過人,就去與墨家王賀、農家落下閎、儒家孔安國切磋一場吧。
如今,稷下數學三霸之一的孔安國竟然對這種方法俯首稱臣……
王賀上齒咬唇,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抬頭,注視司匡,目光炯炯,神態鬆弛,請求,
“公可否指點一二?”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後,司匡又摸出來一塊木炭,把給孔安國講述的內容,又原原本本地向王賀講述一遍。
……
一刻鐘後。
地面上。
孔安國旁邊,多了一個手握木炭、盤膝而坐、情緒激動,臉色深紅,猶如煮熟豬肝一般的男人。
王賀拿著木炭,瞅著《算表》,一遍又一遍的驗算。
在地面上,用新學的“符號”,向數學新高峰攀登。
……
又過了一刻鐘,孔安國率先站了起來。
用手拍了拍身上的土,激動的心情尚未退卻。
在他的帶動下,王賀也站了起來。
“孔兄,這種方法如何?”
“妙不可言!”孔安國面色紅潤,“由此觀之,這種方法,利大於弊!”
“司公大才!”王賀激動的語無倫次,“若這種方法通行天下,沉浸在數學之道的人,皆會對公稱師。”
一種符號,蘊含的方法,竟能容納加減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