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導致,七國之亂平定後,大多數將領都被封侯,有奪旗之功的李廣,卻沒有得到任何侯爵。
自此,衛青明白了一個道理和其他勢力友善相處,會被皇帝疏遠。
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他養成了一種行事作風除了劉徹之外,其他權貴的命令,都不能聽;他人的禮物,皆不能受。
因此,才會出現任由劉次昌行禮,他始終不上前攙扶的情況。
見劉次昌起身,回到座位,重新坐在絲綢縫製的席子上。
衛青咳嗽一聲,壓低聲音,沉聲道“王太子,為了更好地完成陛下所託,吾需要詢問一件事。”
“請講。”
“臨淄城內,有多少常備兵力?”
劉次昌與衛青對視,沉默了一會兒,如實回答,“不算駐守在此的廷尉署、中尉署,大約有八千人吧。”
“若是算上呢?”
“約一萬人!”
“嗯。”
衛青面無表情,點了點頭,暗中記下這個數字。
八千常備兵,兩千精兵。
這個數字,比西邊任何一個諸侯國都多。
但一想到齊王一系這七十年的所作所為,衛青忽然釋然許多。
當年平定諸呂的時候,齊王一系可是立了功的。
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說,齊王劉襄之父劉肥是劉邦的嫡長子,劉恆則是第四子,前者的齊王一脈更有資格繼承皇位。
然而,大臣擔心齊王劉襄母系一脈可能成為下一個呂后,這才讓代王劉恆當了皇帝。
換而言之,代王一脈從齊王一脈手中拿了皇位。
後來七國之亂髮生。
不論齊王是否參與了謀劃,反正最後多虧齊王在齊魯之地牽制了膠東、膠西、淄川、濟南,四大諸侯國。
使得叛亂七國原本吳楚從南部北上攻擊梁國;趙國聯絡匈奴從北邊騷擾;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西進,最終三面合圍梁國的計劃徹底破產。
使得洛陽武庫和敖倉糧食不被叛軍所獲。
使得周亞夫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包抄吳楚後路。
若是沒有齊國,梁國必定失守。
若梁失守,吳楚聯軍將會利用洛陽武庫和敖倉糧食的資源,再次武裝,屯兵函谷。
哪怕攻不破,也會形成一個東西對峙的局面,直接吞噬大漢半壁江山。
對於劉啟、劉徹而言。
齊王一脈,功大於過。
兵力雖多,怪罪的可能性比較低。
衛青沒有在士兵數目上糾結太多。
剛才的問題只是例行統計罷了。
當務之急,他需要把問題轉移到另外一件事上。
他的視線重新與劉次昌對視,微微一笑,語氣平淡讓人摸不清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