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具體內容,可是有點多。
於是,胡毋生沉吟半晌,淡淡地說道“微言大義,一時半刻,豈能言盡?這隻能自己領會。”
“啊?”孔安國傻眼了。
嘴巴長得巨大,下巴都快碰到地面了。
什麼鬼?
這是宗師的答案?
鬧呢!
司匡好歹……給了其中一個。
怎麼感覺,司匡才是宗師?
孔安國用舌頭舔了舔發乾的嘴唇,嚥下去幾口唾沫,沉吟片刻,道“可是,他聲稱從《春秋》中,總結大義,共計二十八條啊。”
“什麼?不可能!”
胡毋生微微發怒,猛地搖頭,堅決不信。
而段仲也是這個模樣。
怎麼可能有二十八條春秋大義?
這簡直是在顛覆世界觀!
這要是信了,儒道之心,還怎麼保持?
“鬍子,晚輩也不知道對不對。”孔安國猶豫了幾個呼吸,沉聲說道“他在講解救助流民、藉以抵抗匈奴的時候,曾經告訴晚輩其中一條。”
“說!”
“諾!”
孔安國深吸一口氣。
閉上眼睛,回憶著,下意識脫口而出。
“大復仇第一!”
“轟!”
話音剛落,胡毋生臉色立刻變了,眼珠子瞬間瞪得溜圓。
不知為何,他的腦海中,忽然閃過很多內容、很多文段。
其中有一個“襄公復仇!”
“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
齊襄公以復仇之名,與魯莊公作戰。
僅僅三個字,便概括了春秋大義。
“這……”
霎時。
胡毋生失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