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那之前,把冶鐵作坊搞起來了,錢就會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地地流進自己的口袋。
至於競爭對手…
司匡根本不在乎。
就憑這群用煤炭冶鐵鍊銅的傢伙,也配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如今,冶鐵的主流升溫法是燃煤。
在這種“落後”的技術之下,鋼鐵的產出率,低的可憐。
頂尖冶鐵作坊,利用燃煤技術,一年下來,能打造十把鋼鐵劍?
槊這種武器就更甭想鋼製了。
劍打造起來都困難無比,何況這種長柄武器。
就算是打造,一年的產量……
能有五把?
還是更低?
這種估計,還是以技術頂尖、工具齊全、工匠眾多的作坊為前提。
若是那種個人小作坊,一年兩把都已經是奇蹟了。
因此,在煤炭冶鐵技術下,將鋼製武器配備到邊境軍隊,不現實。
最多也就給高階將領一人弄一把鋼製武器,一套鋼製鎧甲罷了。
若是打算讓邊境士卒人手一件鋼武器,則必須革新技術!
根據經驗,想冶煉鋼鐵,必須要提供足夠高的溫度。
煤炭,顯然不能達到合適的溫度。
想成功,得用焦炭!
煤與焦,一字之差,溫度天差地別,冶煉結果,也天差地別。
焦炭代替煤炭,作為增碳劑,這一步,中華民族從西漢走到南宋,用了一千兩百多年。
這是冶金史上的里程碑。
有了焦炭,現代大型冶鐵高爐,便有了用武之地!
冶鐵鍊鋼的產量提升上去,大漢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就真的有著落了。
不說起步,弄出一個雛形肯定沒問題。
司匡已經決定,哪怕砸鍋賣鐵,也要把焦炭冶鐵技術,從“等價交換之地”換出來!
既然現在身處稷下,就一定要好好利用周邊的資源——向諸子百家“借”帶氣運的東西。
只要有了足夠的氣運值,分分鐘把《天工開物》這個科技樹給它點亮!
屆時,焦炭冶鐵技術,將會對大漢冶鐵工業,帶來一次翻天覆地的衝擊!
全大漢的冶鐵技術,將會帶來一次歷史性的變革!
不出數年,全大漢都會流傳這麼一句話冶鐵中心,工業稷下;大漢首富,稷下司匡。
沒有什麼比賣武器還賺錢了。
看看後世的老鷹國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