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剛才那簡短卻似乎蘊含無窮奧妙的新文體小說,在他們腦海中一直迴盪,似繞樑三日一般,玄妙之音久久不散。
如今底層人民的娛樂方式很有限,只能靠聽聽戲劇、小說等娛樂心情。
戲劇、小說的創作,依靠的是諸子百家那群有文化的人。
這群人數量有限,因此,創作數量也有限,創作週期很長。
普通民眾平日裡所聽到的內容,大多重複,這就導致,很多人早就聽得厭煩了。
剛才虞初要宣講新小說的時候,眾人為什麼迫不及待的記錄?
只因有新小說出現了!
終於可以告別枯燥無味的舊內容。
然而,讓這群人沒想到的是……自己這群人,竟然高興早了!
天吶!
更有趣,更膾炙人口的文章,竟然在後頭!
一相貌平平之人,竟然可以戰勝小說家百年積累培育出的弟子!
誦者無心,聽者有意!
普通百姓頂多聽一個趣,樂呵樂呵,看看熱鬧。
一不屬於百家的鄉野粗鄙之人,竟然以膾炙人口的小說,戰勝憑藉小說,活躍了幾百年的小說家。
拋開剛才司匡吟誦的內容,試問,還有什麼,能比這更能讓人覺得有趣?
畢竟這個場面,百年難得一見。
稍微有點頭腦的,則是把剛剛抄錄的《周說》丟到一旁,脫下衣服,在衣裳上書寫,希望在忘記之前,把這段內容,抄錄,以便日後瞻仰,復讀。
抄錄之時,如果遇到了忘卻的地方,他們又捶胸頓足,嚎啕大哭,像是丟了傳家寶似的,恨不得給自己幾巴掌。
至於精明、財力雄厚的人,已經派家奴去打聽了。
此人是誰?
是否真的無門無派?
此人之才,比起百家鎮世宗師,孰強孰弱?
能否與之交好?
若拉攏,是否對吾等有利?
其可否願意將剛才所誦文章內容,一字不落地默寫出來?哪怕一字千錢,也可!
漢家重視人才!
漢人很追捧人才!
例如,董仲舒這種寒門子弟,都可以被人尊為儒道宗師,且無人不服!
有人認為,剛才那一篇被稱之為小說的東西,可與賈誼之文章、司馬相如之賦相媲美!
說不定,一個新的宗師,將要出現了!
畢竟,一人壓一家的場面,竟然在曾經的文化中心重現。
即便小說家排在百家末流,但,其積累幾百年的底蘊,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擬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之前出現是什麼時候來著?
五霸?
還是七雄?
年代太久遠,已經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