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過去的時候,網路還是低劣質量的代名詞,但到了現在,固然市面上難免還是充斥著大量粗製濫造的作品,可隨著市場的發展,優秀的東西也是層出不窮。
不然,網路也不會打入海外,在全球各地都有讀者在閱讀中國的網路了。
維度娛樂的版權部門,在外收取版權的工作,也很明顯的受到了市場因素的影響。
收不到什麼很好的遊戲、漫畫的影視版權,偶見佳作,人家也是獅子大開口,恨不得把維度娛樂當成個冤大頭,啃下好大一塊肉。
雖然,他們也嘗試去收購一些海外的遊戲版權,比如‘維度北美’的人,就跑去接觸了索尼,嘗試看看能不能把《最後生還者》(美國末日)這部當年名動四方的遊戲給收購下來,但人家開出的價碼,維度娛樂基本承受不起——高額的版權費用不說了,人家還要專案主導權、還要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利潤分成、還要一部一簽……
這玩個蛋?拍個電影給索尼賺錢麼?
到末了,最後維度娛樂的版權部,正兒八經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地方,還是在,尤其是網文上。
這也是維度娛樂過去開發的影視作品當中,做得最多的一部分。
先是將煙雨江南的《褻瀆》、《狩魔手記》的影視版權給拿下了,後又搞定了烽火戲諸侯的《雪中悍刀行》……
而更大的一個手筆,還在後頭——目前版權部的負責人,魏涵,正在和樂文集團進行一場牽扯資金上億的、涉及十餘部作品的影視版權談判。
只是,他們也碰上了一些困難。
負責跟他們接觸的樂文集團的人,正是維度娛樂的老朋友,河童。
河童這傢伙,近些年來也是高升。
不管怎麼樣,自從他開始主持了與維度娛樂的各種合作之後,先甭管他在維度娛樂身上有沒有佔到什麼便宜,至少,他主持賣給維度娛樂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做成功了的,IP價值大幅度瘋長。
更何況,找來了維度幫他們做《全職》系列,真的是相當的賺。雖然,他們在《全職》的動漫上沒賺到啥錢,基本也就回本的樣子,但是整個IP被做火了,他們的真人電視劇就賺了大錢了,然後還拍了部電影,雖然質量一般,但是成本花得也不高,穩定收割了一波收入。
而就算是那些其他的、全版權賣給維度娛樂的作品,仍然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好處。
雖然樂文集團出售給維度娛樂的IP,基本都沒有賣出很高的價錢,而且還都是全版權出售,後面的收益跟他們半毛錢關係沒有,但維度娛樂把IP做火了,原本的,肯定也必然被帶火。
光原著的電子訂閱,就大賺特賺了。
而這還只不過是小錢而已,更重要的是,維度娛樂將網文的版權價值做火了之後,除了他們自己之外,樂文集團是受益最大的。
他們手裡的IP,簡直太多了。接著維度娛樂的東風,他們所有的IP,價格全面瘋漲。
《天道圖書館》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他們把這部玄幻的版權,賣給‘天虹娛樂’的時候,可是賣了個很高的價格,三千多萬的影視版權授權,外加百分之十的利潤分成,簡直是把‘天虹娛樂’當肥羊宰。
嗯,至於最後《天道》的影視化成績未達預期,這跟樂文集團有什麼關係?三千多萬到手了,利潤分成沒有就沒有吧。反正,這個價格,要是在維度娛樂把他們的作品做火之前,充其量也就只能賣個一千萬左右算頂天了。
從《特殊事件專案組》到《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再到《琥珀之劍》,這三部動畫,尤其是後者,讓樂文集團大量適合動漫改編的作品,賣出了很好的價格;《武道宗師》的火熱,更是把本來都已經有點涼涼意思的玄幻題材影視劇,又給帶火了,不然《天道》也賣不出那麼高的價格。
也正是乘著這陣東風,讓河童在樂文集團內部,也算是一路高升,目前已經開始全面負責公司的版權運營工作了。
在維度娛樂跑過來,商量再繼續購買樂文集團旗下的IP作品的時候,這讓他們非常重視,河童也理所應當的負責起了這方面的工作。
在初步的接觸之後、正式的談判開啟之前,河童被老闆叫了過去,耳提面命了一番。
這大概意思是,維度娛樂做IP能做火,所以一定要跟他們合作。同時,因為跟他們合作的作品總是能成功,所以,儘量把價格談高一點。
而這些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談下後期分成,如果沒有後期分成,那麼寧願不合作。
他還記得,老闆說的原話:“維度娛樂之所以能夠成功,我們的IP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維度娛樂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沒有我們的IP,他們想要成功,也沒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