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嫂這人除了有些小心眼子,還眼皮子錢之外,其實也沒什麼別的大毛病。
並且自從那回被李二兄送回孃家反省過後再被接回到李家來,自此明面上與李三娘是一點子爭吵都沒有的。
這會子,李三娘向她問話了,她也趕緊站起身兒來,同一旁剛才同坐的吳巧蘭倆接過了寶丫和秋香手裡的大包小包買的吃食來。
一邊整理李三娘帶回來的物什,李二嫂也低下頭小聲兒對著跟在她身旁的李三娘解釋為何李家這會子這麼個氣氛。
“小半個時辰前,郭家兄弟從外頭回來了,就被阿耶和大兄叫去了正堂裡去。
他們在裡頭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不過一會子,我就聽到爭吵了起來,聽著像是郭四郎和你二兄在高聲爭執些什麼。
我這不怕孩子們玩鬧惹了他們煩麼,就帶著在廚房裡頭坐著了。”
李二嫂手腳利落,這一邊解釋著,手上那也把李三娘帶回來的吃食仔細擺了盤子。
說到這兒她抬頭撇了一眼廚房角落堆放柴禾那地兒還在擺放柴垛的王大膽和高海平兩人,李二嫂小小聲兒湊近李三娘說:“虎頭的同袍也就比三娘你早回來一刻鐘多,回來了他們也是知事的,見咱家正堂裡頭說事兒呢,就問我柴刀在哪兒,自己個兒去旁邊劈柴去了。”
李三娘點點頭,她抬眼看著大熱的天躲在廚房的這大大小小的人,得虧現在廚房沒燒火,要不然這哪裡坐的住人?
“二嫂,你和巧蘭看著收拾些飯食,也別讓孩子們在這廚房裡頭了,都去院子裡玩兒吧,這會子太陽下去了,也能涼快些。
老在這廚房裡頭哪行?”
李三娘的話自然是管用的,她指著李三娘和李四郎帶著露珠兒他們去院子裡頭耍,孩子們就一股腦兒的跑了出去。
他們也早就在這廚房裡頭被拘夠了,得了李三娘的準話,自然就順勢出了門去。
“收拾好了,二嫂先帶著寶丫、巧蘭和孩子們吃,也別忘了虎頭的同袍,單獨找個小桌讓他倆自己吃就是了。
我去正堂看看,是怎麼一回事來。”
李三娘看著要跟著自己的秋香,還有院子外頭喂完馬的老十,回過頭又對李二嫂道:“麻煩二嫂,秋香和老十的份兒也給弄上,他倆跟著我在外頭一天了,很是累的慌。”
“哎,哎。”李二嫂這頭答應了,轉頭就和吳巧蘭商議著弄些什麼飯食的好。
李三娘對著秋香道:“無妨,你和老十先吃,我去看看,估計還是那檔子事兒。”
秋香點點頭,她知道這是李三娘的家事,她屬實是不好插手什麼的。
如此,李三娘就一步步走近了正堂,李三娘進來的時候正堂裡頭本就沒人說話,整個兒氛圍沉悶悶的。
她這一進來,也是趕巧了,正堂裡頭坐著的人都抬眼向她看來。
這自家的地方,她哪裡會害怕?
無視這幾雙眼睛,她先是走進偏廳,把窗戶支開了,又把正堂的另一扇門也給開啟了,讓這屋子裡能有一絲涼風吹進來。
然後拿了火摺子點燃了正堂裡的燈盞,最後又去廚房提了一壺水,給在座的每人都添了水。
郭三郎倒還是知禮儀的,哪怕與李家有矛盾了,在李三娘作勢要給他添水的時候,他仍舊站起身以示恭敬來。
只不過,李三娘這水還是沒倒上,因為李大郎站起身走過來說:“小姑,你坐,我來。”
有大侄子效勞,李三娘自然不會非要動手,她就順勢在李大嫂身旁坐下了。
“來,大家都喝口水潤潤喉,在座的都是親人,有問題就說問題,大家各退一步,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不是?”
李三娘說了這般的開場白,讓剛才李家正堂裡很是沉悶的氣氛,算是緩和了一下。
李三娘笑呵呵的看向不會掩飾表情的郭四郎,他該是因著年歲小又是郭家幼子,性子上並不像郭三郎那般能隱忍。
氣勢洶洶的郭四郎被李三娘看的著實是有些尷尬的,郭四郎看著自己身旁的郭三郎已然拿起杯子喝了起來,這才不情不願的端起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