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村的村長惜命,命是自己的,山場卻是眾人的,因此,他退縮了。
結果,黃土坪的村長被當場砍了頭,但山場判給了黃土坪。
一次以人命為代價的判決,使得朝嶺山歸屬落到了黃土坪,兩個村子的紛爭也暫時平息,這一平息,就安定了幾十年。
黃土坪的人為了感謝那個為山送命的村長,還為他建了個廟,子孫後代每逢初一十萬便給他上祭。一直到“破四舊”的時候,那廟才被搗毀,不能再享受香火。
但各村成立合作社,最後確定生產隊為單位,所有權歸集體之後,上林村出產的糧食必須統購統銷,成了禁賣品,而朝嶺山裡的竹子樹木也屬於生產隊的集體財產,不得亂採亂伐。
但山裡冬天挖的冬筍,抓的竹鼠,撿的香菇都可以拿到自由市場賣,因此,黃土坪村人的日子慢慢地比上林村的日子過得好了起來。
於是,上林村的人便又開始不滿起來,想要拿回山場的呼聲日高,最近幾年,更是經常偷著上山弄東西出去賣錢。
黃土村的人自然不許,兩個村子因此經常發生點糾紛。但也僅限於互相罵一罵,或者私底下幹一架罷了。
只是,這一次,上林村的人來山上挖竹春筍,卻是犯了黃土坪的大忌。
這山上的筍子,若是冬筍,還在土裡,那是竄不出來的,長不成竹子,儘可以挖了來吃或賣錢。但若是春天日子冒出了土筍子,那就是春筍,如果挖了春筍,就跟殺雞取卵一般,竹子長不成,那竹山就沒有收入了,跟斷山裡人的糧差不多。
因此,只要靠山吃山的人都知道,在竹山裡,冬筍可挖,春筍不能挖。
黃土坪的人看著山吃飯,自然是不敢挖春筍的,但上林村的人哪裡管這個,既然是偷挖,自然是見筍就挖。
黃土坪的人見上林村的人要斷他們的糧,自然是憤怒的,埋伏了幾天,總算遇到了上林村的人,一陣猛追之下,上林村的一個半大孩子慌不擇路,從山上滾了下來,揹回家裡不多久就斷氣了。
上林村死了人,自然是不幹了,嚷著那朝嶺山原本就是他們的,如今上去挖個筍子,還被打死了人,一呼之下,整個村子的男人都跟著來了,還將武器都帶了來,要求將兇手交出來,還要將朝嶺山交還上林村。
唐愛蓮出身農村,聽著大隊長敘述,心中暗歎,山場糾紛啊,向來是農村的大問題,走到哪個地方,都能說出幾起,只是,象黃土坪和上林村這樣為山場糾紛動槍的卻還是少見。
鳳鳴聽了,卻是皺緊了眉頭:“你說上林村死了人?不對啊,竹山的話,地勢都比較緩,就算滾下山來,應該也跌不死人吧?”
他這一提醒,唐愛蓮也想起來了,朝嶺山那一片竹林裡地勢的確很緩,而且,都是土山,就算滾下來,怎麼可能就死得人?
而且,她雖然只掃了一眼,但那一眼掃過之時,卻沒有發現死氣,而一個死人,怎麼會沒有死氣呢?
極有可能,那人只是假死,或者,上水村的人根本就是抬了一個未死的人來訛詐黃土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