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接到城中有些許叛亂,本府不得不前往平息,倒是讓諸位久等了,實在抱歉!”張歡提起面前的水壺,狠狠的灌了幾口,“尚幸叛亂已平,這幾個賊子,殺得本府都是口幹舌燥,渾身乏力啊!”
“殺得好,殺得好!”
“知府大人為我府城百姓,親手殺此叛亂之人,實在不愧是我等的上官父母啊!”
一片奉承之中,張歡開始讓早就準備好的夥房做飯。簡易的飯菜開始陸續的被送到十張桌子上,門外三三兩兩的人,也開始逐漸出現。
這一夜,賓主盡歡,看著獨自佔據了一張桌子的人頭,沒人會不知趣的去提起,所言所行,都是表示願意全力支援知府大人的善舉,甚至有人當場讓人抬著金銀前來,張歡自是讓人一一登記了。
錢銀堆滿了府庫,張歡開始有規劃的建造房屋,用來收容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哪怕並非本府百姓,也都一致對待。
當然,光憑著這一府之力,想要解決這越來越多的流民的食宿和臨近的過冬問題,不過是杯水車薪。好在張歡的背後,有著皇帝陛下和當朝兩個一品大員的支援,一時竟是無人敢說些什麼。
一年過去,周圍的一些小的流寇,也都被張歡帶兵剿滅了,這一府之地,成為了西北唯一還算安定,發展極為迅速的地方。
不僅僅是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就連之前大出血的富商巨賈們,也終於看到了希望。糧商們也早就在半年前被請出來了,開始按照張歡的計劃,全力配合行事。
張歡給了這些人承諾,失去的,會成倍的收回,也讓這些人有了動力,哪怕是獲利微薄,卻也架不住人口的暴漲。
戰火依舊在四處燃燒,湧入這一府之地的流民,已經是戶籍人口的十倍不止了,達到了數十萬戶,百多萬人。
農閑時分,張歡開始有組織的讓青壯百姓組成了一個個的民團,並從西北軍中,請來了教習,訓練民團。
民團的壯大,分擔了西北軍的很多壓力,戰火也逐步的遠離了這裡。昆侖山水的灌溉,讓這裡逐步的變成了塞上江南。
五年之後,西北終於平定,全面進入了修生養息的階段。而迎接張歡的,卻是一道貶官的聖旨。
哪怕有張敬之和曹尚書的支援,戰火消弭之後,皇帝陛下還是頂不住無數不斷上折參本的官員,不得不以貶官來處理殺了不少富商巨賈的張歡。
若是戰時,這一切都還好說,時局一旦平定,就會有人跳出來指責,開始清算之前的過錯。哪怕這個過錯,是為國為民,卻也擋不住道德君子們的口誅筆伐。
張歡沒有說什麼,直接掛印辭官,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將妻兒接回家鄉之後,張歡閉門不出,家中大小事務,也都全部交給了曹氏去打理,自己則是終日遊山玩水。
沒有人知道張歡也有極大的苦惱。除了心中那個一直存在的念頭之外,張歡發現自己,自二十歲以後,竟然容顏不變,始終保留著原來的樣子。
十年之後,曹氏的眼角都是有了皺紋,張歡卻依然如是。
又是十年過去,人們才發現,原來張歡也會衰老,臉上開始出現了皺紋,鬢角也有了幾縷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