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那邊為論文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身在華夏的陶禮此刻卻依舊在睡夢當中。
第二天早上,陶禮來到學校之後,剛一開啟電腦,郵箱裡就提示他收到了一封信的郵件。陶禮好奇的開啟一看,署名居然是美國數學協會的!
而郵件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詢問陶禮能否飛一趟美國,他們有很多問題需要跟陶禮當面確認,並且協會那邊還準備召開一次國際性數學大會,由陶禮以及張星辰和鄭銅亞三個人分別就這篇論文作報告。
陶禮沒想到美國那邊的辦事效率居然這麼高,投稿到現在也不過是過去了十多天,現在就邀請他們去美國了?
陶禮沒有立即回覆這份郵件,而是先給張星辰以及鄭銅亞兩個人打了個電話,問一下他們的意見,畢竟這麼大的一件事,陶禮不能一個人做決定,
在得到了兩個人的肯定回覆之後,陶禮也沒有猶豫,當即就回復了郵件,表示自己願意前往美國。
安排好家裡的事情之後,陶禮和張星辰以及鄭銅亞三個人,就在收到郵件的第三天之後,搭乘飛機來到了美國。
經過一天的倒時差之後,在陶禮的帶領下,三個人接受了威廉等人的問題諮詢,以三個人的口語水平,對付這樣的交流完全沒問題。
一番討教之後,威廉等人對於陶禮的學識也是不得不讚嘆,尤其是得知陶禮只是華夏國內的一名高中老師之後,威廉更是驚呼陶禮為天才!而對於張星辰以及鄭銅亞這兩名年輕的畢業生,威廉也好不吝嗇的給予了最大的讚揚!
在陶禮等人來到美國後的第三天,美國數學協會那邊終於對那篇論文給出了最終的定論:文中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完全正確,沒有任何的瑕疵!
雖然是季刊,按理說下一期應該是兩個月後才發行,但是《美國數學會雜誌》卻是在七月底增發了補刊,而這一期的補刊中,只刊登了張星辰他們這一篇論文!
自打創刊以來,從來就沒有一篇論文能獲得這樣的待遇,但是張星辰他們做到了!
而在增刊發行後的當天下午,由美國數學協會主導的一次國際性數學大會,在華盛頓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數學大牛悉數到場,因為每一個收到邀請的數學家,都被附送了一份無法拒絕的請柬,那就是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概要!
這樣一種數學界的盛況,相信誰也不想錯過。
但是讓所有與會的大佬驚訝的是,給他們作報告的。居然是如此年輕的三名華夏人!
但是讓他們更驚訝的還在後面,主要負責彙報論文的,在陶禮的強烈要求下,由他自己換成了張星辰與鄭銅亞兩個人,自己只是在必要的時刻,回答一下提問。原以為這兩個年輕人會說不出什麼,但是彙報的內容卻是頭頭是道,論文中的所有定理,都是信手拈來,根本就不像是本科生應有的學識。
這一場彙報足足持續了六個多小時,在各國數學家以及記者的見證下,張星辰三個人完成了對於哥德巴赫猜想全部證明過程的彙報,其中的每一個論點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疑點。
第二天,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出來的訊息在世界範圍內被傳開了!各大主流媒體爭相報道了這一個訊息。很多報道中,都冠以“天才”這兩個字,因為完成這篇論文的,居然是兩名本科畢業生以及一名高中數學老師。
“天才數學家的誕生!華夏兩名本科生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百多年的懸案終被解決!”
“歷史性的一刻,哥德巴赫猜想被華夏三名學者證明出來。”
…………
與此同時,華夏國內,這一個訊息也是迅速的傳了過來,張星辰等人在會議上彙報的影片,也被部分網友傳到了網上,國內網友對於三個人的議論,也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
“同樣是二十多歲,我還在為高數不及格而擔憂,對方卻把哥德巴赫猜想給證明了,這就是差距啊!”
“身為燕大的校友,此刻我覺得無比的光榮。”
“雖然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真的覺得很牛逼!”
“難道你們沒注意到,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陶禮嗎?也就是說,這篇論文,完全就是陶禮主導的!”
“又是陶老師!真的是沒想到她居然懂這麼多!影片中他關於提問的回答簡直就是對答如流啊!而且他回答的基本上都是張星晨和鄭銅亞兩個人說不上來的!”
“有他們三個人,我們華夏的數學界,以後終於有了一個有分量的大師了!”
…………
而此時陳天祥他們,也終於是明白陶禮這段時間,都在幹什麼了。雖然早就預感到陶禮做的事情不一般,但沒想到居然這麼大!一下子就把幾百年沒人證明出來的哥德巴赫猜想給證明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