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了傅庭筠的行程,趙凌鬆了口氣,開始著手回京都事。
三堂姐帶著兩個兒子來辭行:“……以後有機會,再去京都看你。若是生了,就差人來給我報個信。”
三堂姐是當家的宗婦,能這樣和相聚一番,已是不易,怎好再留她?
傅庭筠點頭,殷殷叮嚀:“如果走得開身,到時候來喝孩子的百日酒。”
三堂姐應了。
傅庭筠兩口子和五堂姐兩口子送三堂姐母子到了大門口。
一輛墨漆平頂齊頭掛著鸚鵡綠潞綢夾簾的馬車慢緩緩地駛了過來。
正要上馬車的三堂姐微微一愣,春餅和元宵已跳了起來:“我們家的馬車……”元宵更是雀躍著朝那馬車跑了過去,“肯定是爹爹來接我們了!”
趕車的人看見元宵跑過去,遠遠就將車停了下來,車伕從車轅上跳了下來,一把就抱住了元宵:“二少爺,你仔細摔著!”
元宵卻不顧這些,衝著車簾只喊“爹爹”。
車簾這才撩了起來,下來個神色冷峻嚴肅的中年男子。
他中等個子,白淨的面孔,體態壯實,舉手投足沉穩而坦蕩,顯得很是儒雅。
見元宵車伕懷裡扭著身子,他低聲喝斥道:“還不快快站好了,這樣的鬮騰,成何體統!”
元宵一聽,立刻乖乖地溜下了車伕的身子,垂手而立恭地喊著“父親”。
傅庭筠看著汗顏。這才明白春餅和元宵為何小小年紀就已經像個小老頭似的了。
大家已明白來者何人,趙凌更是熱情主動地走上喊了聲“三姐夫”。
三姐夫彬彬有禮地給趙凌還了禮,稱了聲“九妹夫”,又道:“恕我有孝在身,不便登門。”
“三姐夫哪裡的話,”趙凌客氣地笑道,“本應該親自去韓城拜祭太夫人一番,只是瑣事纏身,不暇顧及長子又年幼,只好讓我二弟代去趟韓城,還望三姐夫不要見怪才是。”
兩人在那裡互相謙遜了半晌,還是五姐夫輕輕地咳了一聲,兩人這才打住話題。
五姐夫趁機上前給三姐夫行了禮。
三堂姐這才有機會帶著孩子拜見夫君,給夫君引見傅庭筠等人。
趙凌請了三堂姐進屋喝杯茶:“……怎麼也要讓我儘儘地主之誼!”
三姐夫略一思忖,點了點頭,笑道:“那就打擾了!”
“三姐夫太客氣了。”趙凌笑著應酬著,一行人少不得又折回去重新在廳堂坐下,丫鬟們上茶上點心趙凌和三姐夫彼此詢問著彼此的情景,怕冷落了五姐夫,不時和五姐夫搭上幾句話,眼看著太陽昇了起來,傅庭筠留了三姐夫一家:“用了午膳再走也不遲。”
三姐夫沒有推辭。
傅庭筠忙吩咐鄭三娘罷了桌素席。
又不喝酒,不過半個時辰就用完了飯,趙凌等人送了三姐夫一家上了馬車。
三堂姐和三姐夫坐了三姐夫的馬車,兩個孩子上了三堂姐的馬車。
馬車很快就駛出了楊柳衚衕。
三堂姐就道:“你怎麼突然來了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