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懷孕的意識,雖然沒有什麼反應,但有著從前的經驗,傅庭筠做起事來還是小心又小心,等幫著幫著楊玉成把張家小姐娶進了門,代表楊家的至親喝了弟媳茶,打發了見面禮,待楊氏夫妻三日回門後,傅庭筠就回了京都。
她小心翼翼地過了月餘,立刻迫不及待地請了大夫來診脈,得知是喜脈,笑容就掩飾不住地從她眼角眉梢溢了出來。
安心就從懷裡掏了個很普通的信封出來:“九爺讓我見了太太,單獨把這個交給太太。”
既然是單獨,就不好當著眾人的面開啟了,傅庭筠收了信封,吩咐雨微帶安心下去吃飯:“……說是明天就要趕回去,你等會讓鄭三拉著你去成衣鋪子給安心買幾件當季的衣裳。這天氣陰得,怕是回去的時候會遇到雪。”
安心忙跪下來給傅庭筠磕頭道了謝,這才跟著雨微退了下去。
傅庭筠遣了身邊服侍的。去了西邊的書房。
信封裡卻是七、八張銀票,大額的五百兩,小額的五十兩不等,加起來也有兩千多兩銀子。
傅庭筠眉頭微蹙,到了晚上,又喊了安心過來問話:“九爺平時都和哪些人應酬?”
“多得很。”安心說起來有些眉飛色舞的。“陌總兵只管練兵的事。其他的事都是九爺在管。上至府衙的官員,下至送糧草的小吏,都尋思著和九爺說上話呢!”說完,想像起什麼來似的“哦”了一聲。道,“還有葉三爺,他如今負責葉家在大同、宣同的糧食生意,時常去看九爺。”
自從京中被圍他為趙凌的事奔波打聽,葉掌櫃和趙家的關係就漸漸親近起來。雖然他常常因為生意的緣故不在京中,但趙家不管有什麼事。他的賀禮都從來沒有斷過。
傅庭筠有些擔心。連夜寫了封信給趙凌。說起西安那邊的收成:“……風調雨順,加上鋪子的憑租。每年也有五、六百兩銀子的收益。家裡每年的開銷四百兩銀卻是足矣,每年還有兩百兩銀子放到銀樓裡收些利息,補了我的花粉胭脂錢。九爺不必擔心家裡的開支。”然後第二天一大早交給了要趕回宣同的安心。
過了幾天,趙凌來信,讓她放心,說他只會拿他該拿,不該他拿的,一文也不會拿。
傅庭筠不再囉嗦。
待到十一月收了呂掌櫃送來田莊的收益,趙凌又讓安心從宣同拉了兩車過年的年貨回來。
這怎麼吃得完?
傅庭筠和鄭三娘商量,然後託了金元寶打了個招呼,鄭三娘和周氏把一些家裡用不完的拉到了集市上賣了三百兩銀子。
她就賞了她們每個二兩銀子。
周氏有些意外,鄭三娘卻知道傅庭筠素來是個貼體人的,揚著手中的賞銀問呦呦:“大小姐想吃什麼,鄭媽媽請客!”
呦呦咯咯地笑,奶聲奶氣地道:“我要吃窩絲糖。”
她如今已經能說句子了。
鄭三娘呵呵地笑,給呦呦買了一包糖,給阿森買了塊硯臺,給臨春買了兩隻筆——臨春過了春節就七歲了,傅庭筠讓他跟著阿森一塊到椿樹衚衕的博文私塾去啟蒙。
孩子都歡天喜地的,還沒有過年已有了年節的熱鬧。
傅庭筠就讓鄭三拿了五十兩子,去了趟銀樓,一兩一個的狀元及第、年年有餘、三羊開泰等模樣的銀錁子打了五十個回來,過年的時候每人賞了一對。
意外的打賞讓大家意外之餘又覺得有些驚喜,每個人的臉上都笑盈盈的,年節的喜慶味道就更濃了。
等過了元宵節,已是楊太太的張小姐傳來了喜訊。
傅庭筠喜出望外,在金元寶護送下帶著呦呦去張家灣看望楊太太。
張太太在女婿家裡照顧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