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趙凌只覺得這日子過得快活似神仙,只是神仙的日子從來都過得很不過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六月中旬。
宮裡傳下聖旨,要趙凌進宮面聖。
傅庭筠一面急急地幫著趙凌收拾東西,一面擔憂地道:“不是說到了六月底才回去嗎?這才六月中旬呢?你差人打聽什麼事了嗎?聽到了些風聲,見了皇上也好答應啊!”
“多半是為了貴州平亂之事”趙凌懶洋洋地依在涼床上,享受著傅庭筠圍著他團團轉的愉悅,笑道“些前日子又是穎川侯、何福離京和隆平侯班師回京撞一塊了,戶部和兵部把貴州殉職將士的撫卹倒是很快就發下來了,行賞之事卻壓了下來。我估算著,應該是這兩天的事了。”
傅庭筠聽著手一頓,想起陌毅要拉趙凌去宣同的事,猶豫道:“那你的事,會有變化嗎?”
“我之前也和先生說過了。”趙凌坐起身來,慵懶之色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精明犀利“今天晚上我再去趟先生那裡,也可以打聽一下皇上讓我進宮的意圖。”
傅庭筠點頭,心中微安,道:“那我們明天一早也回京都吧!雖說張家另撥了院子給我們住,總歸是客居,不方便。。。。。。”
“不方便什麼?”趙凌嘴角含笑,目光帶著幾粉促狹之色,拉了她的手“回到家也未必就方便。。。。。。呦呦就睡在我們內室的耳房呢!”
傅庭筠就輕輕地擰了一下他的肩膀,嗔道:“快起來了,張大人那裡,你得去說一聲才行。”
她的話音剛落,珍珠進來稟道:“張大人過來了。”
趙凌和傅庭筠不由對視一眼:“應該是聽到了動靜。”
傅庭筠頷首,見趙凌起身,幫他拉了拉身上的湖色的杭綢道袍,趙凌這才出了內室。
“我在這裡是不是恭喜趙大人?”張大人笑吟吟地望著趙凌。。。“貴州平亂,大人功不可沒啊!”
“不過得皇上保佑,遵聖意而行,張大人太客氣了。”趙凌謙虛著。。。張大人的姐夫、張家灣巡檢司的副巡檢來了。
他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嗓門像鑼鼓,遠遠地嚷著要給趙凌送行。
趙凌正推辭著,張大人的姑父來了。。。。。。
一時間院子力都是來趙凌道賀的人。
張太太和張小姐也聞訊湊熱鬧似的趕了過來給傅庭筠道喜。
傅庭筠謙遜了半天,趁機向張太太辭行。
張太太再三拘留,還是張大人開了:“進宮是大事,耽擱不得。趙大人既然進了京。。。身邊不能沒有人照顧,趙太太明天一早趕回京都也好。京都離張家灣不過兩天的路程,以後多的是相聚的機會。
他們不來張家灣,我們可以去京都嘛!”
眾人這才散去。
當天下午趙凌就趕回了京都,第二天傅庭筠帶著家裡的人返回京都。
張太太和張小姐來送他們。
呦呦捨不得張小姐,眼淚汪汪的,張小姐對呦呦也是難捨難分,對傅庭筠道:“嫂嫂得了空就領著呦呦來家裡住些日子吧?”
傅庭筠就望著張太太笑:“放心。。。放心,十月份一準來。”
張小姐臉色通紅,張太太樂得呵呵直笑。
沖淡了離別的傷心。
但一回到京都。。。傅庭筠就聽說隆平侯不過因戰功蔭封一字,陌毅得了世襲的指揮使儉事,升了宣同總兵,趙凌得了世襲百戶之職,任了宣同副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