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國公只有一個兒子,出生就被立為世子,可以說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這樣的天子驕子,為什麼會悽慘的死在華蓮公主的地牢中?
——華蓮公主?這位不是以殘暴聞名的惡毒公主嗎?霸道公主強搶民男?古人這麼猛的嗎?
——何止,這位華蓮公主的惡行罄竹難書,她爹文帝活著的時候還收斂點,文帝死了後,她弟弟武帝上位開始,她就開始變本加厲了,扇形聽過沒?炸油丸聽過沒?瞭解之後保準你天天晚上做噩夢。
——我懷疑你們看文章只看一半,華蓮公主才是最冤的、明明是文帝作的惡,結果全讓華蓮公主背黑鍋了。
——這全都是你們的臆想,沒有任何史料支撐是文帝作的惡,我們考古工作者就應該事實求是,以史料為支撐,否則就是欺騙。
——教授已經查的很清楚了,每一個細節都有史料作為支撐。
——那是什麼史料?《華蓮公主和她的九個面首》?三流小說家的意淫罷了,上的了檯面嗎?
——野史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不能全盤否定。
——野史?和現代的十八流霸道總裁文有什麼區別,不能過了三百年就自動加了一層古人濾鏡吧?
群裡就史料來源吵的不可開交。
李承澤無奈的揉了揉額角。
他慶幸自己謹慎起見,沒有全部發出去,不然同事們就不像現在這麼溫和了。
——實事求是確實是我們考古工作者的準則,但在史料不充分的前提下,恰當的參考別的文獻,也是一種突破口,不然我們的工作只能止步不前,我想這也是大家不想看到的情況。
李承澤發言後,群裡瞬間靜默下來。
——接下來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可以找到當年的真相,給逝者以及大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中午李承澤和同事一起扒盒飯,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冉小姐和她大侄子上熱搜了。”
大家都知道這次能發現乾屍,還要感謝冉小姐,她現在被全網抹黑,大家都很氣憤,也是第一次大家親眼見證了網爆的全過程,不由得毛骨悚然,心中也越發痛恨網爆者,憐惜無辜的受害者明鏡。
李承澤聞言立刻開啟手機,網上鋪天蓋地全是明鏡和冉騰霄的新聞,標題各式各樣,有的無良媒體為了吸引流量,竟然直接起了一個讓人火大的標題。
——明鏡殺人風波後首現身,有侄子保駕護航開心吃米粉。
下邊的評論更過分,直接人身攻擊,各種汙言穢語重新整理底線。
“這個世界是瘋了嗎?為什麼都不帶一點腦子?”
“被黑了唄,明鏡太招人眼紅了,前段時間那個什麼夫人的事情才過去多久,或者說,冉博文的仇家太多了,明鏡也是慘,父債女還。”
“除了水軍外,這些聽風就是雨的網友才是最可恨的,是他們把人捧上天的,現在又把人踩到地底下去,簡直太過分了,神舟集團不是掌控著一半的媒體平臺嗎?為什麼不管管這些噴子?”
同事們你一言我一語,同仇敵愾。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承澤嘆氣。
“不招人妒是庸才,我想明鏡也是已經看透了,人家學佛的,什麼東西放不下。”
一時間,大家都沉默了。
李承澤問道:“這家生煎包店在哪兒?看起來不錯的樣子,改天我請大家。”
有個女生舉手:“教授我知道,就在圖書館附近,我家搬家前就在那附近,天天去吃,吃一整年都不膩的。”
李承澤愣了一下:“在哪兒?”
“圖書館北面的那條小吃街上。”
李承澤“嚯”的一下站了起來,手裡的一次性飯盒掉在地上,米飯濺了一鞋子,他卻全然沒有在意。
大家都被他突然的舉動驚到了。
“教授,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