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儒雅的紳士,一位是優雅的名媛,雖然兩人有二十來歲的年齡差,但此刻站在一起,倒真是男才女貌,格外登對。
“沈先生請。”
兩人並肩往一樓大廳走去,沈舟身後跟著他的助理沈客,明鏡身邊則是跟著一位年輕俊美氣宇軒昂的男人,應該也是她的助理,一行四人走進大樓,其他反應過來的高管嘩啦啦全部跟了上去。
“太陽打西邊出來的不成?竟然是沈先生親自來了。”丁偉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這下有的吹了。
“你也不看看沈先生賣的誰的面子,我們這位大小姐,真人不露相呢。”
“連沈先生都賣她面子,看來祝氏真的要變天了。”
這幾天祝小姐該清理的清理,該插人的插人,等祝文韜出來,公司還有他的位置嗎?
張致和遠遠的看著杜澤的背影,他是除了祝小姐之外唯一離沈舟最近的人。
他忽然理解了杜澤的意思。
“沈小姐身邊那個助理,是你大學同學?”張書達問道。
張致和點頭:“是啊,他應聘做祝小姐的助理和司機,我們班裡不少人嘲笑他。”
張書達笑了起來:“你這個同學才是個聰明人,學著點吧。”
張致和落寞的垂下腦袋。
到了現場,兩方在主位上坐下,在丁偉的主持下,先簡短說明了一下自此專案的主旨和建設,他因為情緒太激動,好幾次唾沫橫飛,倒是緩解了現場沉悶的氣氛。
接下來就到了今天的重頭戲,現場簽約,由助理遞上兩份合同,兩人同時簽約,然後互相交換合同簽名,兩位代表人起身握手,手拿簽約書面對媒體拍照留影。
因為明鏡未滿十八歲,簽名不具有法律效應,因此代替她簽約的是張書達,張書達在祝氏集團德高望重,積威甚深,由他代替祝氏集團簽約,也不算埋沒了沈舟的身份。
做完這一切,就到了媒體採訪環節,其中一個男記者被選中發言,“請問沈先生,神舟集團多年來不與外界合作,幾乎已成傳統,為何會在祝氏集團每況愈下的情況下選擇合作呢?大眾從沒有懷疑過您的投資眼光,但這一次……。”
已經問的非常委婉了,這一次您怎麼就眼瞎了呢?
這等於是一巴掌扇到了祝氏集團臉上,旁邊的丁偉臉色黑了黑,盯著這個記者,我記住你了。
張書達咳嗽了一聲,覷了眼身邊這位傳聞中的沈先生。
沈舟笑的十分儒雅,不像商人,倒像書生,“什麼叫投資呢?就像賭徒,你看中一樣東西,相信他會給自己帶來收益,然後你下注,投入金錢和時間,等待預期中的收益,這麼多年,我做投資這一行,從未出過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他說的淺顯易懂,大家也聽懂了,只是沈先生的意思是他相信祝氏集團的潛力?
這無疑給當前的祝氏集團一劑強心針。
丁偉面上與有容焉,沈先生有眼光。
“不過與其說我看好祝氏集團,比如說我看好祝小姐,作為祝氏集團掌舵人,我相信在她的帶領下,祝氏集團會走出目前的困境,更上一層樓。”
沈舟的話落,全場靜了一瞬。
大家下意識看向坐在張書達身邊的少女,她有著春花秋月般的面容,淡掃峨嵋,目如秋水,像四月溫軟春風下一場迷離的夢。
沈舟的話,確定了,這次的合作就是因為祝明鏡。
雖然不知道她到底用了什麼辦法籠絡到了沈舟,但沈舟的話一錘定音,以後祝文韜就算出來了,祝氏集團的人心也不會再向著他。
“咔嚓咔嚓”閃光燈對著明鏡的臉,拍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