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雜家宗師 >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七月初一,不見不散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七月初一,不見不散 (第1/2頁)

推薦閱讀:

不論百姓怎麼想,《雜誌》的宣傳還在繼續。

一日後,六月二十六,新華又發了一章傳單,同二十四日的美食雜談不同,傳單上的宣傳重點,又變了。

“善醫者,不視人之瘠肥,察其脈之病否而已矣;善計下者,不視下之安危,察其紀綱之理亂而已矣。

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紀綱者,脈也。脈不病,雖瘠不害;脈病而肥者,死矣。通於此者,其知所以為下乎!”

同之前一樣,開篇把韓愈那篇《醫》給放上了,沒什麼特殊的意思,顯示醫道逼格,順便引起下文。

《師》之後,就是詳細宣傳《雜誌》的板塊“醫論”。

傳單上,這個板塊日後每刊會登上一篇和醫藥有關的文章,或醫學常識、或藥膳養生,或闡述藥性、或分辨藥材、或警告藥食忌諱、或教授一些方便實用的偏方………

種類不一,林林總總,大致的方向是普及醫學,用以便民。

所登文的作者,幾乎都是京中或大乾各地的名醫聖手,另聘“醫仙”諸葛逸為該板塊的名譽主編,並不定時親自發文。

七月初一,就由諸葛神醫,在《雜誌》簡論骨傷,即教授大家如何保養自己的骨骼經脈。

在傳單最後,還附贈了一個四君子湯的秘方湯歌,此湯補益之劑,算個福利。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

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同時這也會成為“醫論”板塊的一個特色,即每篇文章後都會附一個類似的方子,當然,馬晉也不是那種做事絲毫不求回報的性子,他打算在方子的最後,悄悄添上一句。

其上藥材,在京城同仁堂各大藥鋪均有銷售………

………

《雜誌》的醫論板塊,在普通老百姓身上並未引起什麼太大的反響,只是對《雜誌》呈現出的越來越多的花樣,報以更大的期待。

但在很多和醫有關的人們眼中,“醫論”的出世,彷彿駭世驚雷一般,撥開雲霧見日。

要知道,在大乾當醫者郎中,並不是什麼好職業,雖然賺的不少,但社會地位遠不如後世那麼高。

醫者雖不算賤役,但要和富商官員相比,哪怕是普通的讀書人都比他們舒服的多。

就是他們其中混的最好的太醫,看著風光,其實就是皇家的僕人,或者好聽點叫私人醫生,差事幹的好自然沒事,稍微出點差錯就砍頭抄家的罪名。

醫者,苦啊!

………

諸葛老頭為什麼想寫出一本醫家著作,除了能流傳醫史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想借此增加自己名望,整合醫道力量,護全自己的同時,看看是否能夠提高一些醫者的地位。

別看諸葛老頭如今名滿下,醫術無雙,但壓服眾醫不等於折服。

到底,老頭醫術高,受大家尊敬這是正常的,但老頭醫術再高,於整個大乾醫道無關,因為其並未對醫道有過什麼貢獻,尊敬可以,但臣服從此其號令卻做不到。

孫思邈被人稱為藥王,是因為編著了《千金方》,是因為他華夏醫藥學貢獻了二十一個第一。

例如:確立完整醫德、倡導建立婦科兒科,記載五百多種藥材,為藥物學發展有突出貢獻等等。

最新小說: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六朝漢臣 德意志崛起之路 紅樓名偵探 黑藻 民國諜影(諜影風雲) 醫將婿 大鄭上柱國 九品縣令:開局我把王爺家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