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蘇墨到底年少,所知所識並不是很多,在未讀史書人物之傳前,他只知道這位敷粉何郎,是一位容顏如玉,長相極為俊美出眾的人,而且其人還聰明過人,算得上是一位才華卓越之人。
但是讀了史書上對他的評判贅述之後,蘇墨卻發現此人已然被後世之人所抹黑醜化,多說‘晏等驕侈,必當自敗’。
其傳記記載之中,他也大多數猶如醜角,只會出醜露乖,簡直禽獸不如,這般形象,全然跟當年那個七歲神童,面如傅粉,受到曹公喜愛的少年郎模樣,沒有一丁點的相似之處,彷彿面目全非,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似的。
對此,蘇墨不覺疑惑了,不解了,總覺史書之中對何郎的贅述太過朦朧難解了些,他想著或許紀子明能夠幫著自己解惑一二,稍稍飲了一會兒茶,他不由朝著紀子明詢問,為何何晏此人,史上前後所述會有這般巨大的差異?
聽到蘇墨所好奇之古人不是孔孟等賢人名士,而是何晏這樣備受爭議的人物,紀子明不覺有些詫異。
不過對於蘇墨的困惑,紀子明還是樂意憑自己所知所識,為他講解一二。
輕抿了一下杯中茶水,稍稍沉思了片刻,紀子明才抬首看向眸中盡是好奇的蘇墨,含笑道:
“何晏此人,謗書中有雲,臺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做疽囊,三狗所指便是何晏、鄧颺和丁謐,默乃是曹爽小字...這首謗文其中所指含義,墨兒可知是何意?”
蘇墨亦是一笑,道:“自然知曉,既讀何晏此人,我又怎會不知這樣的謗文,此話不就是想說,何晏等人依附於曹爽左右,仗著曹爽的權勢作威作福,猶如狗想咬人,其中也要屬丁謐最為兇惡。”
說著,蘇墨微微蹙了眉,道:“雖有史書記載,何晏此人藉助皇權作威作福,不得善終,但是子明哥哥,你難道也覺得此人真的是那般不得好死的人嗎?”
雖然史書之中,何晏此人皆是惡名為多,但是蘇墨卻並不完全這般認同,他雖知何郎此人確實有過,但也不至於是這般小醜般的存在。
因此,對於史書所述,蘇墨並不以為然。
聽到蘇墨的詢問,紀子明不覺沉默了一下,只見他眉心微皺,似是陷入一片沉思之中,須臾之後,他才放下手中茶盞,輕抿了一下嘴唇,誠懇道:
“若說何晏此人是否應該不得善終,我並不是很清楚,畢竟他的死跟政治皇權之爭有所關聯,司馬公因何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滅何晏三族,我皆不知,也沒有研究過,我誠不瞞你,凡是與政治朝堂有關的東西,我都不是很清楚,因此何晏之死,我亦是如你一樣,一頭霧水,一片茫然,不知他該不該落得這般下場...”
蘇墨聽了不覺蹙眉,追問道:“那...你也覺得何晏此人如史書所說,醜惡無比嗎?”
紀子明微微一愣,像是有些不解,蘇墨為何這般執著於別人對何晏此人的看法,片刻怔仲後,他才抬眸迎上蘇墨隱隱含有幾分期許之光的眼睛,淺笑了一下,搖頭道:
“不,我並未覺得何晏此人是那般醜惡無比之人,相反,我更加欽佩的是此人的才華卓越,可謂一代儒宗,而且他本也是曹爽等人中聲譽最佳的一位。我不懂什麼政治權勢之爭,只知此人確有真才實學,可謂是魏晉玄學的創始人之一,是當之無愧的文化巨擎。”
“而且,我也並不覺得他是那種醜惡賣乖之人,不然他也不會寫出那首‘鴻鵠比翼遊,群飛戲太清’的詠志之詩了,若非是被那些猥瑣下流之輩如傅嘏所誣,他也不至於會被醜化至此。”
說著,紀子明不覺露出一抹欣賞的笑意,他對何晏此人的看法,和蘇墨頗有異曲同工之處,相比於史書上對他在政治權勢之爭的贅述,紀子明與蘇墨更多的還是欣賞何晏此人的文學素養。
對於這位有真才實學的正始名士,更多的還是尊敬之意。
聽著紀子明對何晏此人的評價侃侃而談,蘇墨看向他的眼神不覺亮了又亮,仿若沒有想到紀子明不僅懂得詩書,而且還對史書人物的瞭解這般透徹,能夠這般詳細的去幫著自己分析何晏此人,而且不偏執,也不維護,合理而談。
頓時,蘇墨對紀子明的崇敬之意愈發加深了幾分,只覺他的子明哥哥瞧著雖然呆呆的,但是他一談論起詩書史料,眸中所溢位的光芒猶如星辰般璀璨,絲毫沒有任何的呆憨之意,整個人也如同突然間熠熠生輝般,讓人不自覺的被他身上所展露的光芒所吸引,再也移不開視線。
最重要的是,他不像史書古人那般偏頗的去評價一個人,想法亦是與自己有相似之處,蘇墨不覺感慨:
“子明哥哥,真乃是墨兒的知己者也。”
紀子明卻似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微微紅了臉頰,面色憨憨,仿若頃刻之間又恢複了平日裡呆憨的模樣,他重新端起了面前的茶杯,輕抿了一口清茶潤了潤嗓子,便微斂了眸光不再言語。
如今對何晏此人的評價,已經因紀子明的解惑,蘇墨心中有了一定的認知,他便翻了篇兒,不再提及這些史書古人。
畢竟他現在正值少年風華之時,相對於那些古人之跡,警世名言,他更加喜歡一些神話怪誕的東西,譬如儲存了許多遠古神話和志怪寓言的《山海經》,如今正是蘇墨的心頭摯愛。
突然來了興致般,蘇墨似是為了報答紀子明對自己的解惑,不覺同紀子明說了一些《山海經》中所寫的神話傳說,仿若坊間茶館中的說書先生般,蘇墨極為繪聲繪色的為紀子明敘述了誇父逐日與女媧補天的故事。
這些有趣的神話,無疑很成功的引起了紀子明的興趣,他雖通詩書,懂史實,卻對這些神奇怪誕的東西知之甚少,如今聽到蘇墨這般繪聲繪色的講述《山海經》中神奇有趣的傳說故事,紀子明聽得上癮般,只眸光澄亮的看著蘇墨,聽他為自己口述山海經中那些極為有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