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老屋。
熱熱鬧鬧的,王家一大家子都來了。
王逸軒中舉以後,王老漢擔心以後幾家生分了,大房會不顧念著其他人,就定了個規矩。
只要他還活著,每月十五,全家人都要來老屋這邊一起吃頓飯。
當然,王逸軒例外。他如果有別的事要做,可以不用來。
這是王老漢訂下規矩以來頭一回全家用飯,王逸軒也是給了面子的。
席間,王老漢嘆息道:“可惜老二不在,不然就一家子團圓了。”
他想起了二兒子,面色十分憂愁。
當初王老二見父親執意要供著王大柱唸書,旁人咋勸也不聽,便也就拖家帶口離開了荷花村。
他識得些字,在城裡混得不錯,又擔心王老漢要問他要錢,就離開了永安縣,也不知上哪兒落戶去了。
王老漢當時心灰意冷,十分痛恨這個無情無義的玩意兒,可現在他死了三兒子,逸軒也已中舉人解了困境。
他心知自己可能沒幾年好活了,就打心裡想再見到這個兒子一面。
“大喜的日子,爹你就高興點兒。”王老四舉著酒杯打哈哈道。
他著實不想提這事兒。
那件事本來是王老二和他一起去鬧,鬧到最後王老二憤然離開,他和他婆娘卻厚著臉皮留在這兒。
王逸軒道:“二叔當初既然選擇離開,那麼今時今日,他想要回來坐收成果,好像不妥吧!”
他也從母親那兒聽過幾回,王家的另外三房對他們大房那是如何的不好。
稍好一點的三叔也在幫他找妹妹的時候掉進河裡淹死了。
要不是王老漢希望全家和和美美的,他絕不會容忍那些人來享受他努力的成果。
王老漢嘆道:“老二他雖然做錯了,可到底我們也是一家人。”
“祖父說的是!”王逸軒點頭道。
在他看來,王老漢已時日不多,頂多熬個幾年,到時候他帶著母親妹妹全家搬走,其餘幾家的人,縱使要賴上他也找不著。
故此,他何不在這時候多順著點祖父的心意呢,也免得外人說他閒話,罵他不敬長輩。
王老漢也看出孫兒的想法,但他心裡非但不在意,反而還有些欣慰。
“逸軒已是舉人,卻仍為了我這把老骨頭,忍耐其他人,也算是孝順了。”他這樣想著,原本僅有的一絲惆悵也消失不見。
王老四這時候說道:“逸軒啊,來!四叔敬你一杯,多虧了你有能耐,不然俺們還吃不上這好東西哩。”
“對啊對啊!大柱哥你真棒!”王寶柱也跟著抬了杯子,隔著桌子敬了一杯。
“大柱哥我好羨慕春花姐,我咋就沒有你這麼個好哥哥呢?”秋花噘嘴,站在在王逸軒旁邊夾菜,有點悶悶不樂的樣子。
王逸軒揉了揉秋花這個小丫頭的腦袋,又給她夾了塊肉,才溫柔的說道:“你也可以把我當成是你的哥哥呀!”
“不過嘛……”他話頭一轉,笑道:“以後可別叫錯了,要叫逸軒哥喔!”
這些天常在家裡見到這個堂妹,他也如王寡婦一般喜歡這個會賣乖的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