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
看著黑乎乎的粗麵饅頭,原本餓得肚子直叫的高圖瞬間沒了胃口。
“將就吃吧,家裡頭的米缸空了。”高母無奈道。
高圖為中功名,整日苦讀,家裡的活計便是依靠其父親高書生在街上擺攤替人寫書信。
在荷花村,高家本就不闊綽,後來搬到了縣裡租著院子又花了不少錢。
王逸軒中舉擺宴席,高圖生怕會被王家人瞧不起,便擺闊買了一塊松香石硯臺,將高家積蓄了半年的銀兩都揮霍乾淨。
效果也是明顯的。
王春花感動之餘,再也守不住自己的底線,面對高圖城門大開,被攻陷無餘。
在王逸軒中舉之前,高圖與王春花確實是因情之故。兩家原本同住荷花村,離得不遠,家裡又都供著孩子唸書,便偶有往來。
一來二去,王春花便對模樣清秀的高圖芳心暗許,後來高家搬到了鎮上,也有書信來往。
王春花是識字的。
在她父親王老大莫名暴斃之前,她的品性與現在大為不同。
許是因為疼愛自己的父親死了,她收斂性格,做事勤快。
便是在那時,高圖目睹了一個女孩兒,從盛勢凌人變得小鳥依人,他不由產生了同情心。
當一個男孩開始心疼女孩,愛情便也來了。
其他同齡的孩童皆嘲笑她沒了爹,只有高圖一人心疼她,這時代一旦空閒下來沒別的消遣,王春花在心裡琢磨了許久,終是愛上了高圖。
思及往事,高圖略帶埋怨道:“娘你出的主意到底行不行?”
他原本是欣喜若狂的。王逸軒親自上門商談婚事,他能娶到心儀的女子,還能攀上如今已富庶的王家。
可王逸軒因他之前與王春花已有首尾,商談之時語氣不快,隱隱有貶低的意思。
待王逸軒走後,高母勸他:“這樣娶回哪王氏女,往後如何振夫綱。”
他思慮過後,也覺得很有道理。
萬一王春花嫁過來了,一不侍奉夫君,二不孝順公婆,反倒他們家顧忌著王舉人不敢對她怎樣,到那時豈不翻了天。
母親又說:“那王氏女已懷了你的骨肉,她還能嫁給別人不成?”
王家因為王逸軒年少中舉的緣故備受矚目,特別是王逸軒未嫁的妹妹,是許多人家想要求娶的好兒媳。
一旦讓外人知道她未婚先孕,王家——特別是王逸軒這個舉人,以後還有何顏面見人。
正因如此,高家一點兒也不愁。
可現在嚼著糠咽菜,高圖恨不得趕緊娶了王春花,好解燃眉之急。
“你父親替人寫書信去,也快回家了,且忍忍吧。”高母雖也覺得難以下嚥,可家中這光景,她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