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她捱過的打,馮初晨的心都抽緊了。
不過,也有不少記情的好人。
比如幫大姑說情的胡大人。二十幾年間,他已經從當初的七品官做到現在的四品官,是京兆府少尹。
胡夫人後來生孩子,以及他們兒子生孩子,都是請馮醫婆接生。
但馮醫婆與他們的關係依舊生疏,不接生孩子絕不會主動去胡府。
她唯一走動的人家只有姚家舅舅……
馮初晨前世也比較清高。多活一世,許多事情都想通透了。
她覺得,自家孤兒孤女還想開醫館,將來定會遇到各種麻煩。她非常想去胡府拜望胡大人,拉拉關係。
但想到大姑的性格和囑咐,她又不能過於主動。
至於陽和長公主府、武毅伯府、黃郎中等高門,就更不能去了。
馮初晨又去翻箱子裡的手札,一共二十五冊,都是以日記形式記錄的。最上面冊子的封皮豎寫著四個大字:浮生三千。
她先泛泛翻了一下,大多是大姑接生時的心得及遇到突發狀況該如何處置,還有些她解決不了的難題和疑惑。
也有記錄她日常生活的,極少。
字型娟秀小巧,賞心悅目。
這些手札比那些醫書更讓馮初晨寶貝。
她坐下,翻開第一篇認真看起來。
太朔十年正月二十一,寒風呼嘯,紅梅傲雪。
我在院門前立上牌子:快馬輕車,馮氏收生。
從此,我將像祖母一樣為產婦接生,我將用一生為她贖罪。
在此立誓,懷慈悲之心,普救眾生,不分貴賤貧富,一心赴救,不避艱難……
太朔十年?
今年是建章十九年……
馮初晨在原主記憶裡搜尋一下,才記起太朔是先帝年號。
好遙遠。
馮初晨繼續翻著……
太朔十年四月二十,天清氣朗,百花含英。
李丙和媳婦難產,找不到接生婆,只得把我叫去。乳兒胎位不正,我讓產婦躺下,給她順好胎位再讓她站起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