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頭扎進校友資料庫,翻找了好幾天,終於聯絡上一位跨國企業高管校友。
校友聽了時寧的請求,被她的執著打動,答應提供資料。
時寧激動得跳起來,“艾米,太好啦!多虧你出的主意!”
研討會日子越來越近,時寧反覆演練發言內容。
“艾米,你幫我聽聽,看看還有啥問題。”
“嗯,這裡語速再慢點,表達更清楚些。”
“還有這裡,案例分析再深入點。”
在艾米和其他同學的幫助下,時寧準備得越來越充分。
終於到了研討會當天,時寧穿著正裝,走進會場。
看著滿場的學者專家,她緊張得手心直冒汗。
這時,她看到臺下的艾米,艾米衝她比了個加油的手勢。
輪到時寧發言,她深吸一口氣走上講臺。
一開始聲音還有點抖,“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我今天要分享的是……”
講著講著,她找回自信,聲音越來越洪亮。
講完,臺下掌聲雷動。
發言結束,好多學者專家圍過來交流。一位資深教授拍著她肩膀說:“小姑娘,研究很有價值,繼續努力,未來可期!”
時寧眼眶一下子紅了,“謝謝教授,這一路太不容易了。”
從研討會回來,時寧在學校出名了。同學們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時寧,你太厲害了,以後多帶帶我。”
“是啊,一起參加學術活動唄。”
時寧笑著應下,也變得更開朗自信,主動加入了好幾個研究小組。
在一次小組研究中,碰上覆雜課題,涉及多個學科知識。
時寧說:“我從跨文化研究角度想想辦法,大家覺得怎麼樣?”
小組成員紛紛點頭。於是,一起查資料、分析資料、討論方案。
“這個資料好像有點問題,再核對一下。”
“方案這裡是不是還能最佳化?”
經過幾個月努力,完成了研究報告,還在學校學術競賽拿了一等獎,時寧也得了獎學金。
她興奮地給家裡打電話,“媽,我拿獎學金啦!多虧了老師、同學,還有艾米幫忙。”
媽媽在電話那頭笑得合不攏嘴,“寶貝,你真有出息!”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快畢業了。
時寧決定繼續深造讀博,深入研究跨文化交流與合作。
申請學校時,憑藉優秀成績和豐富經歷,收到好多名校錄取通知書。
她跟艾米商量,“你說我選哪所好?”
“這所世界頂尖學府不錯,平臺好,資源多。”
“行,那就它了!”
離開學校那天,時寧和艾米緊緊抱在一起。
艾米說:“時寧,你肯定會越來越優秀,別忘了常聯絡!”
時寧流著淚點頭,“一定,謝謝你,艾米,沒你我走不到今天。”
“咱們之間還說什麼謝謝,我們不就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嗎?回家之後記得給我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