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聽聞朱由檢想要成為他視線範圍內最強,徐勝忍不住笑了起來。“你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呵!”朱由檢也笑了起來,說到:“朕既是皇帝,又何須知道天高地厚?天再高,地再厚,終究都是我大明疆土!唯唯諾諾,藏頭露尾,又豈是人間帝皇?”
數日之前,朱由檢還悽悽惶惶如喪家之犬。
數月之前,還在南下路上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現在,身上的箭創都還未愈,政令都出不了南京城,他便已經開始燃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野心了。
徐勝不得不佩服,有些皇帝,他雖然是個失敗的皇帝,但是其雄心壯志,卻殊為難得。
有些把自己的大好江山都糟踐光了,譬如那位煬帝;
有些至死也看不到自己成功的希望,譬如昭烈帝;
華夏五千年,其中固然有‘兒皇帝’,固然有‘靖康恥’,但愈發顯得這種氣卷天下的氣概,是有多難能可貴!
“量天下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樣的話,但願此方世界的人們,永遠不會有機會再說。
同為炎黃一系,志當血脈相傳!
……
蘇州府。
馬士英在送走諸人之後,又獨自靜坐了一陣。
牆上的一副‘靜而後能安’乃是張溥的墨寶,馬士英為首輔之後,才有機會蒐羅過來。每一次看著這副字,馬士英彷佛都看見了先賢,自己的靈魂和精神都受到了薰陶和洗禮!
只可惜這位先賢已經遠去,不能再聽他耳提面命了!
說起來,馬士英同這位東林巨佬、復社創始人之間還頗有一段淵源。
那得從崇禎十四年,這位東林巨佬去世說起。
當時,張溥這位巨佬雖然名聲顯赫,威望隆重,但是另一位東林大佬周延儒剛接到聖旨,皇帝要用他做內閣首輔!
江南諸子都趕著去抱周延儒的大腿,反而無人料理張溥的後事!
馬士英聽聞後,連夜狂奔千里,去弔唁了張溥這位巨佬。
自此以後,馬士英便對復社諸子建立了心理優勢,時常對他們說:“若輩講聲氣耶?雖然,孰予若?予吊張天如,走千里一月,為經紀其後事也,人誰問死天如也?”
——你們不是講意氣嗎?比我如何?張溥死的時候你們在哪裡?
這句話其實本也沒什麼殺傷力,大家的臉皮都夠。
但是如今馬士英成了內閣首輔,這句話對復社眾人的殺傷力就完全是碾壓級別了!
馬士英看著牆上這一副‘靜而後能安’,想到得意處,忍不住微微笑了起來。
當年的自己,還真是虎啊!
明日將舉大事,本來還心中忐忑。
經過張溥墨寶這麼一洗禮,竟然真就靜下了心來。恍恍惚惚間醒來,才發覺日色已暮。
於是吩咐管家去準備車馬,打算去青衣巷的白園,與那白園主人手談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