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再後來便是女眷和小一輩的公子去偏廳等候,其實這也是為了能夠給這些人一個單獨相處的機會,很多男女其實就是在這樣的宴會上,看對了眼,最後喜結連理。
畢竟大周尚禮,女子一般都恪守婦道,女子平日裡都待字閨中,平時都不太出門,故而很少有和那些公子少爺見面的機會。尤其是身份高貴的人家更是如此,對女子管教更加嚴格,當然了,李嬈算是一個大周朝的特例。而勳貴結親之時肯定是會考慮對方的家世,若是家世不能相稱,那麼這樁親事一定會受到阻攔。
此番一來,也算是為他們的遇見創造氛圍和條件。良辰美景,宮中的環境本就是大周最美的
故而宮裡的那些賞花宴等等已經成為了,大成,新貴們相識,結為連理的重要途徑。
其實當時太子和太子妃便是在這樣的宴會上一見鐘情。那時候的太子還僅僅是大皇子,並未冊封為太子,太子妃,也是待字閨中的小姐,仍然美麗,二人郎才女貌,一眼便相中了對方,後來也有書信往來,最後太子妃嫁入太子府,成了一對令人欣羨的佳偶,很多人都十分豔羨。
葉惜若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江留並不是要對李嬈見死不救,他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等時機成熟,江留便會出手。
現在在宴會之上,皇後娘娘還坐在那裡看著呢,若是他們二人貿然上去同李嬈說話的話,一定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到時可就不好辦了,雖然平日裡私下玩的好是一回事,但是在這種皇家宴會之上,李嬈終究是郡主,而他們只是官宦家中的公子千金罷了,於情與理他們這都是僭越。
這邊李嬈已經垂下了眼眸,不再去看,正當他默默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往嘴裡送著糕點,來填補自己這饑腸轆轆的肚子的時候,她突然聽到了,有一個溫柔而又不失莊嚴的女聲,叫了一聲她的名字。
“嬈嬈啊,你過來。”皇後的臉上洋溢著溫柔的笑意。
李嬈慌忙放下手中的糕點,胡亂擦了擦手,抬眼一看,居然是皇後娘娘,也就是她的皇祖母。這還是此番李嬈第一次見這位皇後。
想想自己以前也是大周的皇後,她有一種奇異的感覺在內心出現,這樣的相遇跨越了時光,在她的心中總有一種暖流湧現。
前朝皇後因病先於建康帝亡故,建康帝感念皇後,便沒有再立,僅僅是讓貴妃協理後宮,年貴妃,即文昌王雖然使皇後之權,但是並無皇後之名。
先前很多人都讓李嬈以先皇後作為榜樣,統領六宮,母儀天下,李嬈在前世也常常聽聞皇後的事跡而為之傾倒。
這位皇後娘娘在李嬈的印象當中是一位幾乎完美的人,見過她的人無不稱贊她溫良賢淑,心胸大度心懷天下,對待身旁的侍女太監也是極為寬厚,並且她崇尚佛門,心懷慈悲,是一位十分稱職的皇後,為皇帝孕有一位長子,也就是太子。
雖然在宮中年貴妃極盡榮寵,但是皇後依然十分令人尊敬,不僅僅是因為她出身名門,更因為她的德行。皇帝雖然也寵愛其他的妃子,但是皇後終歸是一個對皇帝來說十分特別的存在,二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如今終於見到了這位傳聞中的皇後,李嬈心中自是感慨,就像是那些被長輩掛在嘴邊的人活過來了,新奇而又感動。
蕭皇後雖然已經年近五十,眼角眉梢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但是那種骨子裡的端莊和高貴確實是宴會上任何一位女子都無法與之相比的。這種浸潤了時間與權利的高貴,是任何人都模仿不來的。
那年貴妃得饒是見過的,她的身上,並沒有這種皇後與生俱來的獨有的氣質,後來的年貴妃終其一生,終究還是沒有坐上皇後的寶座。
也並不是說年貴妃不高貴,年貴妃也是出身望族,而且在宮中當貴妃多年,深受皇上寵愛,若是沒有貴氣,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是她的那種高貴跟皇後的這種鳳儀天下相比,卻是有些小氣了。可能這也是皇後這麼多年都穩居寶座的原因吧。
就像是庭前芍藥,再妖豔也比不上國色天香的牡丹。
今日見了皇後,李嬈湧動起了一種溫暖而又感動的感覺,而皇後娘娘的這一聲,也讓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嬈的身上。
皇後一向也是很疼愛李嬈的,早些年也因為李嬈的種種不靠譜行徑操碎了心。如今看著李嬈越發的體統,皇後心裡也是慢慢地欣慰了起來,畢竟李嬈可是她唯一的孫女,是誰也不能替代的,獨一無二的掌上明珠。
如今李嬈的名聲越來越好,甚至很多百姓都稱贊大周的嬈郡主心地善良,心懷天下,說起郡主來都是贊不絕口。
皇後娘娘十分驕傲,她恨不得讓全天下都知道,這是她最寶貝的孫女,她為解決江南澇災一事出力甚多,好讓所有人都稱贊李嬈。
“皇祖母,您叫嬈嬈過來有何事?”李嬈乖巧地笑了笑。
“多日沒見讓讓,感覺你又長大,長高了不少呢,看你這身量也快要長成大姑娘了,皇祖母可一心都盼著你,能快快長大,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呢。”皇後一說這話,群臣連忙附和。
“郡主生得一副好相貌,而且又舉止言談溫婉得體,日後定能名動京城。”吏部侍郎柳元連忙接著說道。
皇後聽了群臣們誇贊李嬈的話,心裡更是高興,甚至有一些得意洋洋的,在他看來,李嬈這顆明珠終於綻放出了它該有的光彩。
皇後看著容顏俏麗的李嬈,滿心歡喜,她輕輕將李嬈的手拉了起來:“讓讓,如今,皇祖母把這顆鐲子給你,你可要好生待著,是咱們李家的傳家寶,這還是當年,你的皇曾祖母交給我的,我這做皇祖母的,沒有個女兒,便傳給我唯一的外孫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