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據說是當時陵縣縣令的師爺,但是此人建完陵江堰之後很快就辭去師爺一職,不知所蹤。難道?”戶部尚書激動地說。
“沒錯,這位陵縣縣令的師爺正是我身旁的郭先生。我們此行也是費了不少力氣,才打聽到郭先生的住處。郭先生本已無意於朝堂之事,我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才終於打動他,得以請他出山。”
皇上聽罷開懷大笑:“哈哈哈,嬈嬈這還真是為朕請來了一位大能之人啊!不知這郭先生如此高超的建造之術是從何習得?”
郭明義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啟稟聖上,草民不才,僥幸拜得一位好師傅,教會了草民建築之術。只是師傅的本領太多,草民僅僅學得皮毛,不曾全部繼承。”
“不知郭先生的師傅又是何人?如此神通,若能為我大周所用,為百姓多行幾件善事,那該多好啊。”皇上聽了郭明義的話,心裡對這個神秘的師傅更多了幾分好奇和敬佩。僅僅學得皮毛就有如此技藝,那這師傅該不會是神人吧。
“師傅的真名草民也不曾知曉,只是江湖人都稱他神穀子。不過師傅他……已經去世十幾年了,怕是辜負了聖上的期望了。”郭明義說起師傅來,語氣中滿滿的都是懷念和感激。
“神穀子!你是說,人稱’江湖第一神人’的那個神穀子嗎?”聽到這個名字,朝堂眾臣都沸騰了,就連皇上的臉上也出現了一絲震驚和凝重。雖然他們身在朝廷,卻也對江湖之事有所耳聞,尤其是這個神穀子的鼎鼎大名,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收買、拉攏他成為自己的家臣或謀士,但此人行蹤莫測,且無心於功名利祿,甚至對世俗虛名多有不屑,從來都沒聽說誰能入了他的眼。可現在,這個人居然自稱是神穀子的徒弟,確實讓人有些無法相信。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質疑:“我們都與神穀子素昧平生,只是有所耳聞。據傳神穀子素來神龍見首不見尾,且性情古怪,從未聽說過他收徒。先生說自己是神穀子的徒弟,有何證據?”
“各位不信草民也無可厚非,因為嚴格說來,師傅確實沒有收過徒弟。”面對眾人不解的目光,郭明義緩緩說道,“其實,草民是神穀子的女婿。草民十歲時,家鄉突發洪水,一夜之間成了孤兒。在草民彷徨不知去往何處時,師傅和草民的妻子出現在了那裡。師傅說了一句’罷了,這就是天意啊’,然後就將草民帶出了那片廢墟,撫養成人。後來,草民才知道,他就是江湖人提起都要禮敬三分的神穀子。在草民十八歲那年,師傅說他要去一個地方,此行兇吉不定,不知還能否平安回來,所以走之前要安排好後事。他將女兒託付給草民,親自主持了我們的婚事,同時許諾教給草民一項安身立命之術。草民因為童年的經歷,最終決定學習建造水利之術,幫助更多百姓免於水災的威脅。草民出師那天,就是師傅離開之日。從那天起,草民和妻子再也沒有見過師傅,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猜想,師傅可能已經仙去了。”郭明義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看得出來,他對這個師傅是非常感激和尊敬的。
“郭先生的故事很是動人,但是僅憑你一面之詞,還是無法證明神穀子就是你的師傅吧。”這時又有一個質疑聲在大殿中響起。
李嬈冷冷地撇了一眼,果然是吏部尚書。她心裡暗想,這還沒輪到你呢你自己就先按捺不住了,一會再跟你算賬。
她大聲地說道:“皇爺爺如果不信,郭先生這裡有神穀子的信物。”
郭明義從衣服的夾層中掏出了一個造型奇特的小匣子,匣子的一側有一個按鈕,按下之後會彈出一個印章似的方塊。“皇上,請派人取一塊白板來。”
皇上點點頭,隨即有個太監拿了一塊白板過來。郭明義小心翼翼地將那印章似的東西向白板上印了過去,拿開之後,白板上出現了一朵妖豔的彼岸花,隨著光線的變化呈現出從紅到黃再到藍到紫的色彩。
“大家請看。”郭明義話音剛落,兩邊的大臣都忍不住伸長了脖子湊了上去,就連李嬈和江留也好奇地看了幾眼,他們今天也是第一次知道,郭明義竟然有一位如此傳奇的師傅,果然是真人不露相。
“這……這是七彩彼岸花!真的!他真的是神穀子的徒弟!”已經有率先認出這個圖案的人忍不住驚撥出聲。
其他人看了這個圖案也都陷入了沉默和震驚之中,雖然他們沒見過神穀子,但是卻都見過這個圖案。因為神穀子經常做一些劫富濟貧之事,而每次被打劫的富貴人家的牆壁上都會留下這樣這個圖案,既是示威,又是告訴他們,冤有頭債有主,不讓他們去為難那些無辜的百姓。
“快呈上來給朕看看。”皇上看到眾人的反應,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雖然他沒見過什麼七彩彼岸花,但是看到自己的臣子們這等反應,心知這郭先生應該是貨真價實的了。
他了幾眼白板上的圖案,贊嘆道:“果然是鬼斧神工。郭先生,朕相信你,一定能造成讓朕滿意,造福天下蒼生的南北大運河!”
郭明義聞言,連忙跪地謝恩。“草民定不負聖望。”
“皇爺爺聖明!”李嬈也笑嘻嘻地說。
“好了,今日也不早了,如果眾愛卿沒有什麼其他事要上奏的話,就退朝吧。”
“皇爺爺,兒臣還有一事上奏。”李嬈阻攔住了皇上要退朝的打算。
“哦?嬈嬈還有何事?”
“兒臣要參吏部尚書一本。”李嬈毫不含糊地說道。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吏部尚書李雲平。
李雲平心裡恨這小妮子恨得牙癢癢,他當然知道李嬈要參他什麼,但表面上還要裝作無辜的樣子:“郡主,您在說什麼啊?微臣一直兢兢業業、本本分分,上對得起朝廷社稷,下對得起自己個的良心,不知道您今天怎麼就突然想起來參微臣一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