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以前的李嬈太混,模糊了規矩的界線,殊不知這天底下就有一種人,你讓一分,他能進一寸,你讓一寸,他便能進一尺。有些人可以挖心掏肺,而有的人連多給個眼神都是浪費。就像這挖坑的事情,倘若她以前多少懂些規矩,一早就端上郡主的架勢,那誰還敢碰你?想親近人,鬧不快又拿捏起身份,這樣惹人厭倒不如一開始就擺上自己的姿態。願意親近你的人自然還是願意親近你,不願意的人,那就隨她去。
當初太子妃鼓勵她多與人親近走動的時候恐怕也想不到,李嬈竟然會親近地這麼徹底。跟女眷們捋袖子開打,對男孩子們則“上下其手”。發現李嬈變成那個德行的時候,已經八匹馬也拉不回來了。
誰知在坑裡跌上一跤,誒嘿,轉性了。
倘若李嬈前世沒有當過皇後,如今就算重生,她也一定只想借嬈郡主的肉殼,認認真真地揮霍她的郡主人生就夠本了。而她偏偏曾經貴為大周皇後,突然比前世早生了十幾年,自然想著如何趨利避害,把自己的太平日子無限拉長。
同德九年,黃岐叛軍攻下京城,千貴妃夥同皇帝內侍黃允將同德皇帝李晁絞死在太極殿,大開宮門,奉傳國玉璽予賊首楚盈天。
李周完了,她這個前朝皇後自然也完了。沒有等來李晁的廢後詔書或者賜死白綾,卻死在了叛國賊手裡,這一點叫人實在覺得滑稽。
但凡她有一點沒跟李周皇族扯上關系,這灘爛泥水她是絕對不想趟的。李周亡國在於內裡已敗,李晁登基的時候就已經病入膏肓,要讓它起死回生簡直痴人說夢。現如今她非但沒有遠離李家人,反而成了當中最受寵的嬈郡主,那麼這一坎她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了。李周太平不了幾年,甚至可以大膽猜測,現在的李周核心已經出現了問題,只是每個人都安於現狀沉醉在表面的國泰民安裡,看不到也不想看到吧。
既然脫離李家人已然不可能,那麼為了不死在兵禍亡國中,她只有不自量力地救一救李周了。好在她重生早了十幾年,老天十分有良心地給她預留了二十多年時間,這要還跟前世那樣,她也只能拿刀先死一步了。
而要救李周,首先就要讓她自己變得有分量。光靠如今的恩寵遠遠不夠,愛她也好厭她也罷,所有人都只拿她當那個沒體統的嬈郡主。所以,她得先體統起來,做個靠譜的人,才能言重。
李照與李旻也不知她在想什麼,見她今日辦事穩重,心裡多少有點老懷安慰。便也不拿她打趣了,說起正經事:“名錄上的人都已經提審過,口供一致。”
李嬈扶著太師椅的扶手靜靜凝視臺基上的花盆,庭院的一半蔭蔽在遮天的大樹下,淩晨結的水露滴進花盆,把裡面培的一株山茶潤得顏色無比鮮亮。
她心中無波,問道:“如何一致?”
李照道:“說臨動身前接到你差人送的訊息,把地方換了。所以你掉進坑那會兒,他們正在另一處地方等候你赴會。後來聽說你不見,他們也急得跟著到處找你,以為你在去的路上遭了什麼不測,卻誰也沒想到你壓根沒換地方,中了人的圈套掉進坑了。”
“送信的人目下還在找,只是最近這幾天行宮這邊人數變動比較大,有原來駐紮在承德的,還有這回派過來的先行,再加上各大營精挑細選的將士。他們只知道是個面生的,竟也沒慎重確認過身份,就這麼信了。如今再要找,確實困難。”李旻續道,說完喝了口茶,突然想起什麼,“……唔,我聽說靖遠侯世子也在各大營找人。”
李嬈微地側目,轉瞬便明白過來。江留八成也是被人給坑的,所以他這是要給自己出氣?想著她笑起來,說道:“那就不必再查了,現在拼湊的這幾個線索,我大約也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二哥三哥,一夜沒睡吧?辛苦你們了。”
“這就不查了?”李照不解,“還沒有挖出是何人指使的呢!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是有人要害你的性命,你可千萬別犯傻姑息了。”
李嬈摸了兩把光溜溜的扶手,說道:“是害性命,不過害的是誰的性命,那也不好說。”說著抬頭沖兩個人一笑,“二哥三哥,吃一塹長一智,我如今真心覺得以前活得混賬,現在改應該還來得及吧?你們倘若相信我,就讓我一個人處理接下來的事情好麼?你們放心,是想害我的,絕對姑息不了,我會給自己個交代的。”
她這話,李照李旻二人未見全都聽懂了,不過聽她說得好像要痛定思痛重新做人的樣子,心下自然是極為願意給她這樣個機會。這回來行宮,太子與太子妃要守在京城不會過來,皇長孫是太子的左膀右臂,一併留京。就他們哥倆陪著過來看顧這個小妹,結果到行宮第一天就把人給弄丟了。這訊息若傳回京,於他們二人臉上也沒甚光彩,弄不好回去之後還得吃太子爺太子妃一頓刮落。但是假如李嬈在這裡能夠痛改前非洗心革面成個靠譜的小郡主,那麼好歹功過相抵,他們也能免頓責罰不是?
雖是李嬈自己說的要一個人處理接下來的事情,李照與李旻表面上點頭同意了,私底下還是留了幾個心眼,打算在暗地裡助她一把。
送走兩位兄長後,李嬈就換衣服出門去了。
承德行宮依山而建,佔地千畝,大多屋宇宮殿都錯落地不甚緊密,這就給防衛帶來不少難度。平時禦駕不在承德時,駐守行宮的侍衛或許還能應付,而等到禦駕一來,這些防衛重任就必須由京城來的皇帝禦前侍衛金龍衛以及勳貴手裡的各大營精銳來承擔。但每年過來的人並非舊年一成不變,這就需要雙方對於防護策略進行相互配合,務必在皇帝到行宮的半個月內磨合到十分契合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