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和一營在一起,李康時副團長和二營在一起,一營在東側埋伏,三營在西側埋伏,二營前出埋伏于山中,一來是監視日軍,報告日軍到達時間和人數,二是戰鬥打響後,沖出來,切斷日軍退路。
張昊可不怕沒有重武器的日軍騎兵,從火力角度來說,獨立團的火力可以碾壓日軍騎兵。日軍騎兵的優勢在於機動性,發動突然襲擊是其長處,長途行軍佔盡優勢,但假如鑽進伏擊圈,打騎兵比打步兵要輕松好多倍。
日軍第4旅團在隨棗會戰中出盡風頭,把第五戰區大軍常常打得暈頭轉向,導致第五戰區談日軍騎兵,就會心驚膽顫。
日軍第三師團司令官藤田進中將啟用第4旅團,目的就是利用其機動性,妄圖打張昊獨立團一個措手不及,但藤田進做夢都不會想到,他與11軍司令部往來電報被雪兒截獲,經過艱苦努力破譯成功。張昊提前掌握了第4旅團的行進路線後,就不會錯過伏擊機會了。
張昊帶了三個營過來伏擊,擺出的姿態分明就是要硬吃掉這個旅團。
有人可能會說了,萬一雪兒提供了假情報怎麼辦?
其實不用擔心什麼,張昊這人早就在營長以上軍官會議上講了,假如打不過日軍,大不了撤進大別山裡去,這一觀點孫震將軍也向張昊提出過。
張昊抱著最壞的打算收拾日軍,就不怕失敗。反正獨立團武器都是繳獲來的,假如損失了,今後再透過打勝仗慢慢繳獲唄!
張昊把雪兒帶在了身邊,他還要考驗雪兒呢!
讓張昊完全相信雪兒可不容易,張昊不是那種會輕易相信別人的主。即使操了雪兒,也不會隨便相信雪兒。
張昊對雪兒只是利用,操她只是發洩,說感情就過份了,張昊的心只屬於王冰,怎麼也不可能愛上雪兒。
日軍第4旅團浩浩蕩蕩向張昊伏擊峽谷開進,渾然不知,死神正等待著他們。
張昊在一營和趙大志一起,透過步話機與二營營長李小彪保持著聯系。
張昊三個營是晚上到達的,第二天上午十點左右,二營營長李小彪透過步話機向張昊報告,日軍騎兵已到達峽谷。張昊的臉上展現笑容,說:“保持監視,注意隱蔽。”
張昊讓趙大志透過步話機向三營營長張連山通報日軍已經進入峽谷訊息。
一營和三營全體快速做出擊最後準備,迫擊炮手調整瞄具,重機槍手把子彈鏈插好,步兵把手榴彈擰開。
峽谷並不狹窄,最寬處至少有兩千米。張昊可不會在極窄的區域伏擊日寇。太窄的地方,日軍隊伍會拉得極長,而且日軍的警惕性也會提高。兩側山脊也不兇險,看起來,既不高,又不能埋伏重兵模樣。
有人可能會想了,在這樣的地域設伏,日軍容易沖出伏擊圈的呀!
張昊自有張昊的理論,張昊打仗擊,並不在於把日軍全體消滅。三個營硬吃掉日軍一個騎兵旅團,難度太大。伏擊強大日軍,張昊從來都不把口袋紮得過緊,假如日軍弱,兵力少,口袋才會紮進。可是幾次伏擊日軍,日軍的總兵力都比獨立團還多,假如紮得太緊,日軍就會拼死戰鬥,會導致獨立團産生重大傷亡。給日軍留出逃跑可能性,日軍的戰鬥意志就會減弱,其實在日軍的逃跑過程中,追殺日軍取得的戰果,有時比伏擊還要大。
一般人可能對張昊的這種打法不以為然,但張昊就是這麼決定的,每次仗打下來,戰果都極為豐富。
張昊看了眼身邊的雪兒,笑說:“你立功了。情報很準確,第4旅團果然走了這條路線,而且正一步步走向鬼門關。”
雪兒看住張昊的眼睛,小聲說:“謝謝您能信任我。”
張昊抬手輕拍雪兒的肩膀,小聲說:“戰鬥打響時,注意安全,你可是我隊伍裡的重要人物。”
雪兒點頭,感動得眼眶濕潤,小聲說:“您也注意安全。”
趙大志跑過來,小聲說:“日軍大部都已進入峽谷,我們在望遠鏡中能夠看到日軍前鋒了。”
張昊點頭說:“當日軍先頭部隊一到就開火!重機槍封鎖逃跑路線!必須速戰速決!”
趙大志點頭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