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了”又是指什麼——墜入了亞空間嗎?
“我把他殺了。我不確定那是不是維克多。”
這句話傳遞出一種不祥的意味:“不見了”的人,會變成敵人嗎?
洛書又想起白牙島上嘶吼的怪物——像齊姆這樣的人,如果“硬化程度”達到某一個臨界點,以至於失去了人類的理智,是不是就會變成純粹的怪物?
他們與之戰鬥的,就是已經變成怪物的昔日同伴嗎?
“伏特加喝完了,新貨什麼時候能到?”
“這麼快?你的‘硬化’又加速了?”
這兩句話寫在同一張紙條上,顯然是對話,但洛書反應了一會兒才意識到“伏特加”和“硬化”有什麼關系:難道這些人靠喝烈酒來減緩“硬化”?
對植物來說,酒精確實是劇毒……
洛書無語了一下,繼續往後翻:
“我覺得我又遇見了維克多。”
等等,這人還沒死?或者是重名?
“巴沙,我想我撐不到下一個春天了。對不起,但每一個春天,我還會回來的。”
這句奇怪的話讓洛書費解了好一會兒,直到她想起,青銅神樹之所以被稱為“不死樹”,是因為傳言樹神的眷屬不會死亡,在每一個春天,都會隨著萬物生長而重新複蘇。
而混沌也有不死樹的權柄,切爾諾茲克事故,又恰恰發生在春天。
大膽推測一下:
參與事故搶險工作之後,齊姆·伊裡奇·貝利亞先是得了嚴重的輻射病,原本應該宣告死亡,卻又因為混沌的汙染而“起死回生”。
奇跡是有代價的,他的身上出現了詭譎的異變,無法正常在社會生活。
但好在他不是一個人,許多發生了同樣異變的戰友一起躲藏在切爾諾茲克地區,過著不能見光的生活,也就是黎鳴霄提到的,佔據切爾諾茲克無人區的“武裝分子”。
時光無情流逝,蘇維埃解體,新的政權不可能接納他們,他們於是變成了最後的蘇維埃人。
隨著身體異變程度的積累,屬於人類的部分逐漸消失,戰友一個個變成不認識的怪物,而尚且保留了人類理智的那些就負擔起了擊殺怪物的使命。
但變成怪物的人不會死亡,每一個春天,他們都會重新回來——可想而知,隨著怪物越來越多,戰鬥就越來越艱難,直到所有人都變成怪物。
蘇維埃最後的遺民,在最後屬於他們祖國的土地上,進行著永遠不會勝利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