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四就感嘆,這死人也分三六九等呢,人家後人有錢,連墳頭都弄得這麼的風光。
劉小四跪在自己父母墳前,燒紙磕頭。七老漢也過來磕頭。他和劉小四是幹兄弟,劉小四父母也當是他自己的父母呢。
看著紙錢在火焰下化成黑灰,劉小四想著以前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那種平淡快樂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又想到自己現在孤身一人,擠在七老漢家裡,不由得悲從中來,眼睛裡就蓄滿了淚水。
“小四,你看你娃娃,怎麼就哭了,也不怕你孃老子笑你長不大。”七老漢伸手溫柔地去擦劉小四腮邊的眼淚。
“七哥,我,我都沒有臉跪在孃老子的墳前啊。”劉小四看著那些豪華氣派的別人家的墳頭,“我沒有用,都不能夠給我父母弄一個漂亮的墳頭。我自己沒有成家,我們劉家到我這裡就算是斷了根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啊。你說,以後我死了,每年的清明年關,墳頭連一個燒紙的人都沒有啊。”
車車山的老人們,骨子裡還是有那種執著的香火傳承的觀念。劉小四打了一輩子光棍,沒有留下一男半女,自己覺得沒臉去見九泉下的父母。
七老漢也不知怎麼安慰劉小四,在生活中在感情上,他或許能夠幫助照顧劉小四,只是這香火傳承的事,他不是個女人不可能給劉小四生個孩子。
只是,有孩子又能夠怎麼樣?如今孩子們都不在身邊,他還得自己磨骨頭養腸子,有跟沒有又有什麼兩樣?
祭拜完劉小四的父母,七老漢和劉小四又去祭拜自己的父母和七老孃。
對於先人的崇敬和祭祀一直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滲透在中國人血脈裡的。它讓我們知道我們來自哪裡,知道我們的血脈傳承。
看著燃燒的紙錢,嫋繞的香煙,七老漢心裡倒是一片平靜,也許再過幾年自己就躺在這一片土地裡等著孩子們的祭拜了。對於這一點,他倒是比老光棍劉小四多一些心理優越感。只是可惜了紅梅肚子裡的孩子了,不然,俊超都有後人了。
“七老漢,你們也來上墳啊?”剛給父母上完墳的王四姐笑著和七老漢打招呼。
“桂珍,你也來給你孃老子上墳啊。”
“是啊,我請了假回來的。”
“年年都看見你來,你三哥三嫂怎麼不見來呢?”劉小四問王四姐。
“哎,我三哥你是知道的,那個耙耳朵,怕老婆,哪裡敢來啊。”王四姐知道自家嫂子從來就跟父母關系不好,每年只有自己來祭拜父母了。
王四姐的三哥是出了名的耙耳朵,她三嫂嘴巴囉嗦又不講道理,平日裡姑嫂兩個雖然在一個村子也是很少說話的。
王四姐走了,七老漢也跟著劉小四往家走去。車車山的山坡上,沒有燒盡的紙錢還在冒著白煙,絲絲縷縷的飄上暮色四合的天空,傳達著生者對逝者的思念。
清明前後,栽瓜種豆,春耕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