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恭喜太夫人,賀喜太夫人!” “哎呀呀,太夫人真是太厲害,竟培養出虞少將軍這樣的少年英才!十七歲的大將軍,亙古未有啊!” “可不是,要我說,還是咱們太夫人最有福氣了,有虞將軍這般優秀的兒子——” 西城的虞府,端的是衣香鬢影、花團錦簇。
西州諸城,大大小小、數得上號的女卷,全都趕到虞家,簇擁在侯夫人身邊,爭先恐後的說著吹捧、討好的話。
沒辦法,不能怪這些人太諂媚。
一來,虞家在西北儼然成了霸主一般的存在。
虞二明面上整合了虞家軍之後,整個西州都變成了虞家的勢力範圍。
曾經虎視眈眈、為禍西北的北戎,也被虞家軍趕到了漠北。
幾年內都不敢再在草原上出現。
西北沒有強敵,朝廷那邊,則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不是四王之亂,就是軍閥割據,就連京城,也變得不再安穩。
西北呢,在虞家的經營之下,早已從戰亂頻發、貧瘠蠻荒的邊疆,變成了阡陌縱橫、瓜果飄香的塞上江南。
起初,西北的百姓還沒有太過明顯的感受。
直到中原大亂,一批又一批的流民、難民,湧入了西北。
他們親眼看到那些百姓們瘦骨嶙峋、麻木絕望的樣子,再看看自家豐衣足食、有肉有棉衣的安康小日子,眾人這才知道,他們是何等的幸福。
尋常百姓感恩保衛他們,並給他們帶來全新、富足生活的虞家軍。
而幾個城池的大小官吏、中低層武將們,則對虞家又敬又怕。
敬的自然是虞家雖然佔據西北,卻從未蠻橫霸道、恃強淩弱,原有的官員,依然可以繼續當官。
除非是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的貪官。
並且,真正讓一眾世家子或寒門讀書人敬服的,還是虞家的忠與賢。
撇開虞家佔據西北的事實不提,只看此時的局勢:四王作亂、軍閥謀逆,直接把好好一個大梁打成了一團爛泥。
以虞家的實力,完全可以逐鹿中原。
但,虞家沒有,他們仍然以大梁的臣屬自居。
不但準時準量的向朝廷繳納賦稅,還聽從朝廷的指令,率領兵馬圍剿西北某些地方的小股叛亂。
剿滅亂軍之後,虞家沒有趁機佔據地盤,而是乖乖的退回西北。
這般行事,覺得當得起一個忠貞賢良! 嘖嘖,果然是虞家!錚錚傲骨、忠君體國!】
諸城官員會怕虞家,也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