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鈿拿著這些銀子,開始在槐院收買人手。
一等、二等的丫鬟,她收買不了,但那些不入等的小丫鬟、粗使婆子,貪戀何鈿給的好處。
雖然不敢公然背主,卻會偷偷告訴何鈿一些訊息。
何鈿聰明,心眼兒多,靠著這些細碎的訊息,竟真的提煉出有用的資訊,一步步離間顧靖遠與馬氏本就被遺忘的感情。
她一個外來的女子,沒有根基,卻硬是攪得三房雞飛狗跳、亂七八糟。
“……那是原劇情,我也不是原主!” 馬氏回想到這些,禁不住冷笑連連,“我才不會慣著你!” 所以,這次馬氏把“何鈿”帶回槐院後,並沒有刻意叮囑院子裡的下人。
給何甜甜送東西,也都是些華而不實的玩意兒。
銀子什麼的,更是一兩都沒有。
至於真正要發的月例,巧得很,這個月公中剛放了月例。
如果想要再發,須得下個月! 馬氏唯一忽略的就是顧靖遠,這個渣男,果然還是找到了藏匿的小金庫,並把銀票全都給了小三! 不對,馬氏倒也不是真的忽略。
她這是在釣魚——不怕“何鈿”作妖,就怕這人忽然變得老實起來。
只要對方有了行動,馬氏才能抓到把柄,然後一舉揭穿何鈿的畫皮。
當然,馬氏釣魚歸釣魚,卻不會拿著三個兒女做魚餌,她將孩子身邊的丫鬟、奶孃等貼身僕婦仔細敲打了一番,把孩子們護得滴水不漏。
至於她自己,呵呵,就算那些被何鈿收買的婆子不敢窺探行蹤,馬氏也要主動把訊息散播出去。
不過,這兩天,馬氏沒有忙著佈局。
因為顧靖遠的回歸,對於侯府來說,是一件大喜事。
尤其是之前侯府給顧靖遠辦了喪事,大半個京城的人都知道,南寧侯府的三公子“歿了”。
如今顧靖遠“死而複生”,他還要繼續回千牛衛當差,他還要繼續在京中生活,侯府必須給個澄清。
所以,顧靖遠回來後,家人們親近過後,侯夫人便跟大少夫人、馬氏等商量:“恰巧過幾日就是重陽節,我養的那些菊花都開了,索性就辦個賞菊宴吧。” 賞菊的同時,也把顧靖遠回歸的訊息,正式向京中的權貴們宣佈一下。
“還是母親考慮周全,我看這樣極好!”大少夫人唐氏,已經幫著婆婆管了十多年的家。
她也是快要娶兒媳婦的人了。
婆婆之前還透出意思:等孫媳婦過了門,她就把中匱正式交給唐氏! 唐氏十分尊敬婆母,對於她的提議基本不會駁斥。
再者,婆婆這個想法確實不錯。
馬氏也跟著附和:“大嫂說的對,母親的提議極好!” 說到這裡,馬氏還故作不好意思的模樣,“說來也是怪我,當初非要給三少爺舉辦喪事,這才鬧了笑話!” 侯夫人就算真的有一絲埋怨馬氏,此刻見她這般,也會笑著說:“怎麼能怪你?你對遠哥兒的情意,不只是我們看在眼裡,就連京中的人,也都知曉!” 侯夫人這話,也不全是為了勸慰馬氏,而是實話實說。
顧靖遠剛失蹤的時候,侯府上下動用一切手段、關系去尋找。
但找了三四個月,耗費的人力財力自不必說,但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總不能為了一個失蹤的人而破壞了侯府的安定、平穩吧。
南寧侯夫婦先放棄了,他們不只有顧靖遠一個兒子,他們還有兩個更優秀的兒子。
唯有馬氏,始終都不肯放棄,派出自己的陪房、心腹,拿出陪嫁銀子,繼續在山陰縣附近搜尋。
整整一年啊,馬氏都以淚洗面,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任誰看了,都會不忍心,並由衷贊嘆馬氏對顧三少爺的情深義重! 唉,難得的賢妻啊。
顧三娶妻如此,夫複何求! 外人都被感動了,就更不用說侯夫人這些親人了。
所以,當馬氏忽然認定顧靖遠死了,非要給他辦喪事,還要給他立衣冠冢,讓亡者能夠魂歸故裡的時候,侯夫人雖然覺得荒唐,卻還是同意了。
侯府大辦了一場喪禮,一個月後,顧靖遠就活著回來了。
眾人即便沒有當面取笑,背地裡也是議論紛紛。
侯府失了顏面,侯夫人說不怪馬氏,她自己都不信。
但,馬氏主動站出來謝罪,且她對顧靖遠是真的有情有義,侯夫人也不好太過苛責。
微微一笑,這件事就算徹底揭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