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氣稍歇,她看向一聲不吭由自己惡語相向的杜若,也是非常糾結:“杜大人早日回江南吧,京城風起雲湧,實在不適合你。”
再說了,這就是一池渾水,誰沾上誰倒黴,他好好的江南不待,何苦來到這裡惹一身腥。
“娘娘在江南之時,應當知道臣下固執的性子。”昔日他們以兄弟相稱過,如今卻一個高居後宮之上,一個口稱“臣下”,人生變幻莫測莫過於如此了。
杜若明白段芝蘭一腔好意,可現下她身邊就剩段修竹與自己二人,怎麼放心離開的了。
何況,他心裡打著其他主意。
“回江南固然悠閑自得,但臣下會懷著遺憾和愧疚活一輩子,請娘娘成全。”杜若態度非常堅持,不可動搖,“臣留在這裡總能幫上一二,娘娘有事但請吩咐,絕不推辭。”
誠如杜若所說,段芝蘭領教過他的執拗脾氣,心知不等一切塵埃落定是不會回江南去,註定與這樁事摘不了幹系。
段芝蘭從來不敢小瞧他們,坦言道:“論起才智謀略,你們二人比我高出千百倍,即使我不說也已經猜到了吧?”否則不會今晚就急匆匆趕來宮裡。
段修竹與杜若對視一眼,前者道:“沒錯,我與杜大人猜想,妹妹約莫是找到人代替神醫了。就是不知道,是換湯不換藥,還是既換湯又換藥?”
換湯不換藥,那便是仍用換血的下下之策;換湯又換藥,哪有那麼快就找到新法子,恐怕會比換血更駭人聽聞。總而言之,段修竹與杜若對此事都不樂觀。
這兩人,果真沒有什麼能瞞得住他們。
段芝蘭忽然慶幸自己先下手為強,一招釜底抽薪將幾位閣老困住,無處施展。不然這些年齡閱歷比段修竹二人豐富了幾十年的老怪物,自己如何對付得了!
她打起十二精神,正色道:“兄長還記得先前曾在民間為皇上求醫?”
見妹妹這麼一問,段修竹就明白過來了:“你是說,上次在民間求醫果真尋到了一位醫術高明的大夫?”
可不是所有醫術高明的大夫都會解毒換血,想出這種辦法還能將之變成現實的大夫,那是從閻王手底下搶人,稱一聲“鬼才”也不為過。
“不錯。”段芝蘭吃飽了,放下玉筷,“除了我之外,太醫院以及後來召進宮的那麼多名醫,只有他一個人診出皇上中‘千日醉’毒。”
段修竹與杜若都不由得放下筷子,屏氣凝神,聽她細說這位從籍籍無名一躍進宮專為皇上解毒的大夫。
“不僅如此,他似乎知道不少關於用毒解毒的奇聞異談。”段芝蘭說著,手指敲敲桌子,陷入回憶中,“醫書上對‘千日醉’的記載少之又少,沒有製毒之法,亦沒有解毒之法。可他那日一診便診出是此毒,還跟我說‘千日醉’中的毒來自於西域劇毒蠱蟲。”
“原來就是他……”段修竹恍然大悟,先前只聽說妹妹要前去西域尋找解藥,心裡就百般滋味難以言說,竟忘了追查段芝蘭從誰人那兒得知西域有解毒之物。
如果這人真去段芝蘭所說的極有本事,段修竹可迫不及待與他一見。
杜若那時還在趕往京城的路上,並不知兩人說的是樁什麼事情,但不妨礙他心中的計劃。無巧不成書,說不定,這個民間大夫,真的與那人有些關系呢……
桌上的菜餚已經慢慢變冷了,許多精緻可口的菜餚還沒被嘗幾口便棄之不用,養心殿每日賞給宮人吃的剩菜足有上百盤,許多都看著像是沒被吃動的。
為了不讓外人透過禦膳房探聽養心殿的情況,段芝蘭縱然不喜浪費也不得不每日按自己與李成浩的規制來,吃不完大多就隨手賞給養心殿的宮人。
此時三人俱都無心口腹之慾,動了幾筷子便放那兒了。段芝蘭見他二人不再動筷,便打發宮女撤了菜餚,上幾盅禦膳房溫著的暖湯。
有鄒百裡開的膳食方子,段芝蘭吃的補湯與他二人是不一樣的,甜甜的肉香味中夾雜著藥香,聞起來十分清甜可口。
“他所懂得的醫術針對皇上中的毒確實有幾分作用。先前皇上昏迷以後米水不進,沒幾日人便消瘦得不成樣子,被他開的方子調養一段時日,如今氣色好多了。”段芝蘭接過翠染遞的小巧瓷匙,舀一匙清湯輕輕吹涼,小口小口地喝著,“現下裡他住在太醫院,日夜不停研究怎麼替皇上解毒。若是日後皇上醒來,封他太醫院掌事才不算埋沒。”
她冷不丁想起鄒百裡說過,記載中中了“千日醉”的,沒有一個最後能活下來。
可是不管,事在人為,如果以前沒有,那李成浩就是第一個。既然自己重生一次改變了李成浩早逝、李成濟坐上皇位的軌跡,沒道理不能再救李成浩一次啊!
“連《毒經》上記載甚少的‘千日醉’他都知曉,豈不是說明,他看的醫書比《毒經》更加珍貴詳細?”段修竹立即追問道,“你可知他的來歷?”